修护正阳桥--古建美与劳动美 又一次漫步于前门大街,这里是让我感到无比熟悉与亲切的故乡。我曾在这里穿行过许多次,可每一次都会为正阳门而驻足。 抬眼望去,玉楼琼阁耸立,万千青砖绿瓦伴随着如画框般的正阳门,点缀着充满烟火气息的北京城。青色的牌匾上刻着“正阳桥”三个大字,我走近观看,手不自觉地轻抚过其中一座红柱。那是一条饱经沧桑的泪痕随着时间所刻下的纹路,一条又一条。可它并没有破坏正阳门自然而纯粹的韵律,反而与那些曾经被智慧人民用双手点缀的纹路融合在一起,增添了正阳门的神韵。
那天的正阳门仿佛有些不同,修筑古建的工人踩着高高的支架正在修理正阳门的顶部。夏日总是少不了炽热的阳光,两位工人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可修理古建的责任重大,他们也从未在意自己是否已经精疲力竭,抹把汗,搭把手,便继续工作了。我随手拍下了这一幕,这也就成为了我真正走近古建筑的开端。
我回到家,反复观赏这张照片。最平凡的也最美丽。它美,可不仅仅是风景美与建筑美,更美的是大汗淋漓的两位工人。我原以为自己只是被美丽的风景所吸引,那天,我发现了比观赏风景更值得自己去做的事情:我也想从事保护古建筑相关的工作。虽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很困难,但我可以用画笔来描绘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伏案,认真的描绘着正阳门的每一处纹路。写下‘正阳桥’三个大字时,我真正感受到了它是这艺术品中的绝妙一笔。我把两位修筑古建筑的工人画入了我的作品中。他们站在同正阳门一样高的铁架上,俯瞰人民朴实而又伟大的信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古建,让北京空灵而神韵。人文,让北京内涵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