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任何事情,方式方法最重要。方法选对了,事半功倍;我从大学毕业后到现在,十多年都没有进行过这种系统性的学习了,看书做题的习惯也早已经落下,而且无论是大学还是工作,完全没有接触过工程,没上过工地,没学过理论,可以说比小白还小白。最开始决定考证时,我试着借过朋友的书籍自己翻阅,发现比看天书还难。对于工程人来说很简单的道理和逻辑,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根本不可能搞清楚。所以我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老师。但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不可能天天跑到课堂上去听课,所以选择网校是最佳的选择。我学习的第一阶段,用大概1个月的时间,每天学习1-3个小时,先不看书,通过网校将所有视频课程全部看一遍,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有所了解。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整个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考试对我太重要,我给自己下了目标,今年必须一次性拿到一建证,这样才不耽误后面的增项和其他证书。所以我请了半个月的假期(这点是我的优势,时间比较自由),这半个月时间我在家每天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11点,不睡午觉,除了吃饭就是学习。首先参照书本,将视频课程再认真的学习一遍。然后每天至少做4套试卷,有的时候会做5-6套。反复的刷题,先真题,再模拟。那个时候,到处在网上找题库,在淘宝天猫上找不同出版社出的模拟题。 这一阶段,让我轻松拿下了 法规、管理、经济。基本上从考场上一下来就认定自己肯定能过这三门了。
3、第三阶段:考前半个月,我让自己放松了下来,把书本丢到一边,利用所有集中消灭之前的错题,借助网校考前突击班,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我的方法是前后对比,系统归纳。我坐在台式电脑前,打开EXCEL文档,一遍听课一遍自己记录,最后自己整理了《易混淆知识点》、《数字记忆点》、《建筑施工工序表》等等一系列。这些自己归纳的《考前3页纸》,更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级建造师知识点多,易混淆点多,数字记忆点多。看似繁杂,将所有知识点系统化是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我能一次性取证的关键就在第三阶段,看似没有第二阶段辛苦,但却是最后的查漏补缺。我会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什么也不做,坐在桌子前设想自己就是一个施工人员,要建一栋房子。我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一道工序里需要注意哪些控制点。这个思维导图一旦刻到脑海中,大部分的知识点就能记得住,记得牢。这一阶段,是我能通过建筑实务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我在建筑实务的案例题中犯了一些错误,所幸选择题只扣了3分。
![中年跨行转型一次性过二建一建适用于工程小白 范文模稿 中年跨行转型一次性过二建一建适用于工程小白 范文模稿](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143129172690028986945.jpeg)
最后说一下我犯下的错误,给大家提个醒。我对一建有些轻敌了,因为在一年中一次性过二建一建,在备考二建的时候我基本没怎么看书,通过视频课程和做题就轻松过了二建。在备考一建时,虽然看了一遍书,但只能说是通读,实务划了一下知识点,所以在考实务的时候,对于一些视频课程中没有讲到的知识点,我几乎全军覆。考一建,真的不能大意,特别是实务,一定要把实务书精读一遍。案例题考得太活,书本上任何地方都可能是出题点。这是我的感受。
----------------------------
中年危机的概念盛行,这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可怕成语。互联网行业大多数招聘信息都是仅限35岁以下,对35岁以上关闭大门。也不难理解,正处于中年时期,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经济压力确实不轻松,如若遇上公司裁员等各种意外,失去经济来源,更是雪上加霜。近日,李国庆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如果中年失业,面对经济压力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开滴滴等从事各种职业。#中年危机#
建筑同行的朋友圈好多今年难找到工作的,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涌入建筑行业。#转行#这就是围城效应,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如果想转行进入建筑行业,考个证当个敲门砖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