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路口是一处买卖人最喜爱的地方,从经商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一处黄金地段,能够在此地段拥有一两间门面,发家致富那是小事情,飞黄腾达那也是指日可待。吴滩镇毕竟是一个大场镇,这个丁字路口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吴滩镇最繁华的地方。
或许是当年的学生时代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每次经过一个地方,首先想要去看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学校,校园生活有太多的回忆,当年的恩师,校友,同学,不知现在可好。虽然当年的学校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每到教师节或者是重要节日时,都会给恩师打个电话,方便的时候,也会登门拜访。只是同学校友各自一方而联系较少,也不知人人都像我一样,到达某个年龄段的时候,回忆都成了挥之不去的心里障碍。
吴滩镇是一座历史名镇,镇上还保留有一些很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这座长廊就是历史名镇的主要杰作之一。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赶场老街麻将雨伞高粱酒) 汽修知识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赶场老街麻将雨伞高粱酒)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202801172156488168624.jpeg)
老街上还保留有一些老牌商店,工农商店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在商品匮乏的年代,特别是民用商品奇缺的年代,商店售卖的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之类的食用商品,自己出生在80年代,记得小时候还有1分钱两块饼干,1分钱一粒糖,五分钱一斤酱油,想想现在1分钱能买到什么。
青石板铺成的老街,走起来还真有点复古的气息,只是老街两边的房子过于现代,走不出历史名镇的感觉,若是有那么一两栋老房子衬托,才能感觉历史名镇的内涵。
室外温度将近40度,尽管老街处处都遮阴,但还是抵挡不住炎热的天气,当地居民出来逛个街还得手拿扇子,一边走路一边扑风,足见此时的天气热得多么让人难受。
大爷迈的步伐相当的吃力,高温作用下体内水分不断蒸发,把身上的衣服都给湿透,如此炎热的天气若是没必要,尽量少出门为好,特别是老年人,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容易虚脱而中暑。当然,生活在火炉城已经习惯酷暑天,练就一身抗热内功也未曾不是。
老街上的茶馆热闹非凡,今天还是冷场天茶馆就有这么多人,若是赶场天岂不是人山人海。可惜的是来到吴滩镇没能遇上赶场天,也不知吴滩镇哪一天赶场,将来有机会想来吴滩赶场,感受一下这里的赶场气氛和赶场文化,体验一回吴滩镇的民间习俗。
远离城区的场镇就是如此的冷清,这家应该是早餐店,此时已经是下午14点,包子馒头已经售馨,天气炎热体内水分蒸发巨大,而且耗的体力不小,想来一碗稀饭补充一下体力,还真是一件奢望的事情。
喜欢吃豆花饭,再来一份家常菜来得更是超级爽,但是炎热的天气,对自己的食欲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看着饭馆里面空无一人,也不好意思进去打招呼,只能望一眼默默走开,这家饭馆记住了,以后有机会来吴滩,一定来这里美美的吃一顿豆花饭。
当年在老家喝上一斤米酒自己都感到很牛气,来到重庆后,喝那么一二两高粱酒就趴桌有点耿耿于怀,后来才知道高粱酒的酒精纯度达到50多度,而对于20多度的米酒,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高粱酒跟米酒真的不是在一个档次上,自己对酒的认识,真的是太肤浅了。
这位大哥骑摩托车真有风度,看着满脸的喜悦很显然对自己的骑车技术很自信。当年骑摩托不知是技术的问题,还是摩托车的问题,不是撞路边大树就是翻阴沟,确实挺可气的。不过已经20多年没有摸过摩托车,想必现在骑摩托车,翻阴沟撞大树这等事应该是少不了,因为对摩托车驾驶技术真的生疏了。
两位帅哥走路还真有几分气度,傲慢的眼神中带有几分凌人的气势。年轻就应该这样,没有形成独特的个性,很难在节奏转换频繁有浮躁的社会中生存,正像郭德纲老师说的那样,年轻人某个年龄段,应该允许某种狂,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出息,加油吧年轻人,未来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
最喜欢看人家打麻将,每到一个地方要是看不到人家打麻将还真有些不习惯,喜欢听打麻将时发出来的搓牌的声,麻将友打错牌发出来的遗憾声,还有叠垒麻将时发出来哗啦啦的声音,听着内心很舒服。也很想参与到打麻将的氛围当中去,不过很是无奈,自己痕迹重庆多年,竟然不会打麻将,感觉自己好失败。
以前看到人家大太阳天的撑雨伞感到好笑,不下雨撑雨伞就跟不下雨穿水鞋这般滑稽。在重庆生活多年后才知道,撑雨伞不只是挡雨,还能抵挡强烈的紫外线,自己不仅浮现而且还很愚昧。当然自己一直都奉承着不下雨坚决不撑伞的优良习惯,雨伞就是挡雨的,抵挡阳光显然不是雨伞的活,不是它的活它要干,这也太难为雨伞了。
吴滩镇客运站,客运路线还挺多的,当时我还想在吴滩乘坐客运车去油溪逛逛,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的14点,担心时间不够用,只能乘坐客运车到临峰转乘丁家的客运车到璧山,然后从璧山乘坐轨道会重庆。这边的客运车虽然很方便,但是等车时间太久也挺麻烦的,以后来吴滩镇尽量自驾游为好。来到吴滩镇没能去聂帅故居走一走,也是此次的一大遗憾,往后有时间再来弥补这份遗憾。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吴滩镇人民的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