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项措施+四办服务
南京交管服务复工复产不断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京市公安交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台实施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二项措施,推出了网上办、优先办、应急办、延时办“四办服务”,实现了疫情期间为民服务不断线、服务复工复产零延误。
![重拳整治违停、借力“科技+”优化服务 护航城市交通安全南京在行动(停车整治服务渣土护航) 汽修知识 重拳整治违停、借力“科技+”优化服务 护航城市交通安全南京在行动(停车整治服务渣土护航)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004812172158049295674.jpeg)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叶坚做客龙虎网直播间
叶坚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安交管局率先停办窗口服务并推出网办服务。临牌申领等20余项业务网上办理,企业批量申请免检标志等业务在线确认......据悉,今年上半年市公安交管局受理网办业务30.21万笔,同比增长147%。疫情期间,市公安交管局还为防疫人员物资、重点民生物资运输车辆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为3600余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提供通行保障。
增设停车泊位、借力科技整治道路违停
市交管局为停车难题“把脉开方”
“乱停车”与“难停车”,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
针对停车泊位供给不足等问题,叶坚表示,南京计划三年内新增社会公共停车设施4.5万个。在医院、老旧小区等存在停车难题的重点区增设临时落客通道、临时停车泊位。同时在长江路、太平北路等有条件的主次干道上设置“夜间免费”停车位,包括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河西地区,也实施了“错时”停车的泊位,疏堵结合,有效解决一些停车供需矛盾。
对于道路违停问题,公安交管局采取“一揽子”硬核措施,确保违停车辆应拖尽拖、应罚尽罚。了解到,上半年南京累计查处机动车违停55.9万起,有力规范了停车秩序。此外,市公安交管局还积极借助科技力量,推行电动自行车电子号牌管理,在新街口、南京南站实施了网约车“电子围栏”,自主创新移动缉查布控、鹰眼战车等科技装备,让违停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现场展示“鹰眼警摩”头盔
在访谈现场,一个警用头盔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叶坚介绍,这款头盔看似普通无奇,实则是“鹰眼警摩”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头盔不仅配有麦克风,可进行电台传输,在头盔右侧还装有微型摄像机。可以抓拍到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并通过线路传输到摩托车储存器上,再传输到后台进行处罚,大大提高了执法的效率。
南京市作风建设监督员代表关注渣土车整治情况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南京交管部门这么干!
当天访谈中,有南京市作风建设监督员代表关注渣土车超速、闯红灯的现象。对此,对此叶坚介绍,除了“净尾亮号”工程外,南京还借力科技手段实现渣土车24小时活动轨迹动态监管,并采取停业整顿、约谈通报、黑名单管理等多项联合惩戒措施......通过一系列举措,渣土车等工程运输车辆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半年渣土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下降了56%和60%。
FM102.4南京交通广播铃木子现场提问
今年6月份发生的浙江温岭发生危化品运输车爆炸事故为大家敲响了警钟,目前南京又正值高温天气,危化品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引起了在场媒体的关注。叶坚表示,南京市交管局推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排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市交管局深入开展“梳网清格”及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累计检查“两客一危一货”企业2300余家、清理隐患1.3万余个。在全市推广应用“宁安行”APP,落实车辆、驾驶员、所属企业、起讫点等信息的采集,实时预警问题车辆和驾驶员,落实依法查处,全方位防控风险。
电动车整治持续加码 助力交通文明“再升级”
在本次的现场访谈中,5G外景连线带领大家体验机动车“电子转籍”现场。去年,南京交管“放管服”改革10项措施正式落地,“机动车无纸转籍”等便民措施的实施让广大市民在“减负”的同时,享受到了更快、更优质的服务。
访谈现场,有网友对自己骑电动车途径洪武路环海路口时被曝光抓拍提出了疑问。叶坚表示,今年初南京部署开展的交通秩序“三项攻坚战”中有两项的重点都是电动自行车。南京在江苏率先实施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强制教育和违法处罚,同时还用足科技手段,在电动车号牌中植入芯片,在重点区域安装射频前端采集设备对违法进行精准捕捉,这名网友就是被设备给抓拍了。叶坚表示,下一步南京将扩大采集设备覆盖面,在全市主要路口对非机动车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力争让规范的交通出行成为南京城市中的一道流动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