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团山河武汉首演

长江日报周超 摄

长江日报讯(万旭明 通讯员钟三轩)谁能忘记武汉“两山”医院拔地而起的“中国速度”?谁又能忘记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的“中国力量”?11月3日晚,“建证”战疫——中央芭蕾舞团向抗疫英雄致敬专场在湖北剧院上演。
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历程为原型,由中央芭蕾舞团出品,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建三局参与联合制作的交响芭蕾《山河》在武汉举行了首场演出。

《山河》在汉首演

中央芭蕾舞团山河武汉首演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写意呈现“中国速度”

2020年,“英雄之城”武汉“解封”之时,迎来的第一场国家级艺术院团演出便来自中央芭蕾舞团。
再次来到武汉,中央芭蕾舞团带来了看家之作《红色娘子军》选段。
半个多世纪过去,少女在皮鞭下起舞的不屈,“万泉河水清又清……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欢畅,仍令人沉浸其中。

11月3日晚,交响芭蕾《山河》更是在武汉完成了自己的首演。
它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为原型,由中建三局参与联合制作。
演出以“两山”医院建设的真实影像开篇,当“我们不干,谁干”“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的字样和建设者们举起的手臂、坚毅的眼神出现在大幕上,舞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

全剧并未以写实的手法描述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而是如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所说:“用写意的笔触与寓意性极强的芭蕾语言来表达我们对所有以身躯来诠释中国故事、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让世界为之动容的英雄们最诚挚、最崇高的敬意。

舞台上,一双双紧紧握着的手正是建设者们不放弃的信念,此起彼伏的律动正是众志成城的坚定,双人舞出的不舍与离别正是披甲执锐的逆行。
每一位奋力起舞的舞者仿佛都是1年多前与疫情竞速、和病魔赛跑的建设者化身。

致敬平凡英雄

《山河》传承抗疫精神

“对于这些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最好的致敬就是传承。
”谈及创作初衷,冯英表示,《山河》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而是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脊梁筑山脉、以血肉筑长城、以臂膀汇江河的磅礴力量和民族精神,造就了“人在山河在”的抗疫壮举。

抗疫题材的艺术作品很多,但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为主题的并不多见。
《山河》编导李旸说:“战疫初期,‘两山’医院的拔地而起不仅是医治病人,更是给了武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一个精神支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知道在危难之际,党会领导人民挺身而出,会出现在大家最需要的地方。
”尽管当时并没有身在武汉,但和中央芭蕾舞团所有团员一样,李旸始终通过网络、、直播等各种途径关注着“两山”医院的建设。
“我们能够感受到央企员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舍生忘我的精神,能够感受到全程直播的强大信心。
”为创排《山河》,主创们特意来到武汉,到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采风,惊叹中国能以这么快的速度举全国之力,能有这么强大的民族力量。

据悉,《山河》还将于12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如今山河无恙

建设者说“那时候的逆行是值得的”

这是一场以致敬为名的演出,观众席里坐着“两山”医院建设的许多亲历者。
1年多前,面对疫魔肆虐,中建三局担当主力,4万余名建设者舍生忘我、日夜鏖战,创造了10余天建成两座医院的“中国速度”。

看到舞台上从雷电交加到红日初升,曾是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污水处理项目技术人员的吴华波感慨万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放弃回家过年的计划,报名参加火神山医院建设,每天接打几百个电话,并在医院交付后选择继续坚守,站好最后一班岗。
他说:“我看演出的时候,与去年疫魔肆虐时的感觉完全一样,从刚开始的绝望、过程的艰难到看到曙光,直到最后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信心。
我们的逆行并不孤单,而是大家鼎力相助、万众一心。
看到现在国内秩序井然、山河无恙,我觉得那时候的逆行是值得的。

演出结束后,曾任中建三局火神山医院青年突击队队长的肖帅久久地沉浸其中。
他曾日夜兼程逆行1400公里,挑起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重任。
他说:“舞台仿佛‘昨日重现’,维保组负责整座医院的硬件运维,工作量很大,危险性也极大,有时要在病房里工作十几个小时疏通管道,但再苦再累、再难再险,也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只是‘我是党员我先上’‘最危险的地方让我去’的庄严承诺。

来源: 长江日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