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帆学员·狼皮
一、“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将受到冲击”
将闺女送去了英语培优班,儿子也去学校补课忙着准备高中的第一个期末考试,终于我也能静下心来坐到电脑前回想一下自己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之路,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算是给自己一个阶段性的小结,也为下一个目标设置一个象征意义的起点。如果这些文字,也能给后来者一点点启发,那就最好不过了。

凡事先有动机,后有因果。做成一件事情,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的力量源泉,有人是为了考证挂靠,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人为了跳槽。。。。我的动机可能不太一样。
我原来所在的公司是中建的三级单位,工作经历比较复杂,1996年至2000年,在厦门经理部,做过工长、预算员、办公室主任,2000年至2002年,从工长做到项目经理,2002年至2003年,从项目经理升职,做了一年的经理部管市场营销的副总,2003年至2008年,在北京经理部当了5年的生产副总(了解施工单位的都知道生产副总是干嘛的),期间,还兼职项目经理完成了一个三甲医院的施工管理,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鼓励员工并带头参加注册建造师考试,创下第一年一次性通过5个一级机电,来二年4个市政增项的公司记录,到现在应该还没有被打破。
2009年,我从北京调回武汉管安装分公司技术部,在外奔波现场13年,本以为终于可以安稳一些了,但是我错了,更忙碌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那几年,公司陆陆续续承接到很多港资、台资、外资项目,这些项目的机电工程规模都很大,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按照我们传统的设计管控模式,而是采用了机电顾问出招标图,施工方出深化设计施工图,再找一家国内有资质的设计院出图的模式,实际的设计任务全部由承包商完成。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具备这么大规模的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就找一些知名的设计院和号称是专业的深化设计公司合作,
设计院的体制和固化的思维模式,结果是设计成果的深度和精度完全不适应现场的需要,现场要的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图纸,外部“专业的”深化设计公司的资源能力也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万般无奈之下,2010年公司组建了“设计与技术中心”、“BIM中心”、“调试中心”,集中了30余人的深化设计团队,我是负责人,也是团队中的年龄最大的,我的主要的助手是和我同年入职的一个兄弟,当时他已经通过了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试了(后来这哥们儿考过了注册暖通、注册一建机电、市政、建筑工程、造价师、咨询、监理、注册安全工程师,八证大神)。
通过和一些顾问公司的不断的切磋和过招,我们的深化设计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系统校核计算、管线综合、施工详图都基本能满足工程现场需要了,但是在重大系统变更的时候,我们往往话语权不足,因为长期站在施工角度考虑问题,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足,没有足够的底气理直气壮地推翻原设计方案。
当时我预判,未来大行其道的将是具有EPC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维、改造能力于一身。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的设计院或纯建造类公司将受到冲击,很不幸,我的预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为了让公司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一个好的占位,我鼓励团队的成员开始参加注册考试,补齐公司的短板。当时还可以将证书挂靠在外面赚一些零花钱,两全其美。为了给兄弟们做一个榜样,我也动了参加考试的念头,那一年我35岁。
当我将我的想法告诉我一个同样学电气的同事的时候,那个家伙竟然说:“都一把年纪了,算了,你考不过,不如快活地每天一起喝喝酒,搓搓麻将”。当时我就不服气了,这就是楚人引以为傲的“不服周”。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行给你看,当时正好在天津出差,于是立马就驱车去天津大学出版社,将基础考试的教材买回来了,又网购了一些大学教材。
二、“我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动机”
总结我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我看清了行业趋势,为未来的自己也好公司也好,能在竞争中有一个好的占位,多一些持证人员,竞争力自然要强一些。
二是给自己一个肯定,让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能理直气壮的说,我是电气专业出身,还能为企业做一些事情,不要象我的一些前辈,四五十岁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我坚定地认为纯搞管理不是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路径。即使短时间内没有通过考试,也能将自己的电气专业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工作中就能用到。
三是给年轻人做一个榜样,不要再用年纪大了、事情多了做借口,掩盖自己害怕吃苦且颓废的事实。
三、“艰苦卓绝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开始了”
就这样,“艰苦卓绝”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开始了。
2010年的10月,距离我大学毕业已经14年过去了,离免考基础刚好差一年,大学时三大力学、化学基本没学过,此时,高数、数电、模电、拖动基本还给老师了,一切得从头开始。和很多人误解的不一样,国企不是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建筑施工行业是竞争最充分、工作强度最大的一个行业,接受新事物和创新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工作强度不比任何一个行业差。我主管设计与技术中心的两年时间里,主持了公司所有重要项目的投标技术部分文件的编制,随时准备出发,什么时候回来未知,加班到12点是常事,一线做深化设计的同志就更辛苦了,多少次都通宵达旦,第二天还得给业主讲图,能用于学习的时间真的不多。
2011年,我的女儿降生,幸福着,也忙碌着,家里、单位两头都要兼顾,着实要感谢我的老婆和我的父母,我们没有别的家庭的婆媳关系的难题,一家人总体来说其乐融融,这也是我能稍稍有些时间可以学习的原因,同时单位工作也还得到领导认可,升职了成了单位的副总工。
2012年,局层面成立安装公司,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创业者,成为了局安装的技术部经理,因为一切都是从头来过,各经理部底子都薄,总部需要经常性对他们进行帮扶,甚至直接动手就开干了,2013年,一年的飞行里程超过8万公里,高铁就不计其数了。无休止的技术标、答辩ppt、技术推介,我只能在旅途中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如果谁在飞机上看到有人看《高等数学第六版》,在高铁上看《工程力学》课本的,那个人可能就是我哦。
很庆幸,2013年头一次考基础,居然过了,那年我38岁,正因为是一次就通过基础,低估了专业考试的难度,让我后来考专业吃亏不小。保持了考基础一样的节奏,靠自己业余时间看看官方考试指导书和网上淘来的真题集就去考试了,毫无悬念的,结果专业知识90分,案例上午考完后,直接就回家吃午饭了。2015年,停考一年,几乎就没怎么看书,略去不表。2016年继续以2014年的节奏,划水到6月底,很偶然的机会,听了今生老师的短路计算章节的公开课,也听到菜老师拿橡皮泥给我们讲防雷的等效面积,知道某米冲刺班了,第一次报班,送了前面的班型的视频,也没时间看了,这一年8月,还带着全家去恩施旅游了13天,回来后就这样完美错过了注电考试为数不多的好年份。这一年我41岁了。
2017年算是认真复习了一年,虽然工作很忙,但坚持听了80%的直播课,很大一部分是在出差的酒店里听的,实在是没有听的,也都在第二天补听了,可是提高班冲刺班各种卷子就没太用心去做,冲刺班的卷子到现在还是空白的。但是万万没想到,出题老师给我开了个大玩笑,这一年的计算量创了新高,为历年之最。我只记得我一上场,手就没停过,一直翻书,一直在写。
第一天兴高采烈的结束战斗,第二天上午,我选择从最后一题开始做,记得是考低压布置(我还在考场感慨了一把,电气专业是有多可怜,为了零点几个平方米的面积,抓破了脑袋),这个题多种布置方式都要计算,尽管最终花掉了我15分钟做对了,但是得不偿失(如果是现在,打死也不会去碰)。回过头来做第一题,绕了各种弯,在3.3%到底加还是不加的问题上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加,又耗费了十好几分钟,一上午只做了13个题,心态直接崩溃。中午就没好好休息,一直纠结,下午考试受到了影响,选题还出现了问题,我从平常工作中最熟悉的照明入手,纠结在几个计算量大的题上了,传动和智能化的题居然都没有选。总结起来,就是考试环境下的选题、做题少了,不知道哪些题能选,不知道哪些题一定能做出来但是
也不值得去选。分数出来,第一天148分,第二天上午24分,下午26分,遗憾的错过了这一年,这时我已经42岁了。
2018,今生老师的仟帆教育开始招生,我是因为喜欢今生老师旁征博引的讲课风格,不喜欢某米的“无脑套公式”的理念,果断报了仟帆的全程班,复习到4月初,这时儿子已经初中二年级了,是中考前的最关键的分水岭,“父母说的都是错的”叛逆期如期而至,成绩一落千丈,在和老婆大人关于“你到底管不管儿子了”“到时候你别后悔”的争吵声中,无耐全面停止了注考复习。2018年底,儿子叛逆到想我都想退货了的程度,曾今一气之下,40多天愣没理那个臭小子,他居然说:“你自己还说我不努力,这么多年了,你的考试通过了么,我看你也不努力”。我这“不服周”的犟脾气又上来了,自己暗下决心,2019年一定要过注电,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四、“2019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在2019年,改变了复习的策略。
第一,踏踏实实听课。今生老师的备课讲课水平极高,各种资料一应俱全,甚至国际规范的英文版也都有,真正做到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讲课过程中没有任何“哼啊哈”的口头习惯,甚至讲课过程都听不到他喝水的声音,基本做到一气呵成。所以即使听不了直播,录播也要听完,不遗漏知识点,不到最后,不做放弃某一部分的选择。
第二,踏踏实实做标签。为此我还买了标签机,我还没见过标签比我做的更好的。这次考试知识题基本一次都没有模拟过,基本能很快翻到知识点所在的位置,平时听课时,不断补充和完善,考场上真的可以节约时间。
图1
图2
图3
图4
第三,踏踏实实做练习。没有出差的大部分周六和周日,都掐时间两个半小时做一套模拟题或者真题,基本不会出现晚上讲课的时候题还没有做的情况。推荐先做仟帆的真题、模拟题章节版,再做历年真题年份版和冲刺班十套模拟题。做题的时候,解答过程有意识做成条目式的,一方面思路会清晰很多,另一方面便于检查。做题的时候千万不可边看答案边做,那样效果不佳。尽管我2019这些我都只做了一遍,但是锻炼了我考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2019年的线路和弱电,我看一眼就知道不要选。
图5
第四,踏踏实实跟上节奏。报班的作用就是有个纲领性的作用,什么时候该复习什么,早早就安排好了,学某个章节的时候就会更加聚焦,学的也透彻一些。还可以根据做题讲题,大致分析出自己的掌握程度。边听课,边将计算类的章节整理成流程图,并将重点提醒注释在显眼的位置。
图6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
2019年12月31日,点开查分网站,结果专业知识148,案例34+34分,比预估的还要多几分。看到结果内心毫无波澜,好像在拿回一件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我知道,我努力过,这是我应得的。
截止到目前,我们技术部一共13人,两个注册暖通、一个注册给排水、一个注册电气,持证率还是可以的。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每次考试都有老婆大人陪考,无怨无悔。
感谢“八证大神”的鼓励和鞭策,有这样极具正能量的兄弟,真好。
感谢仟帆教育今生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有这样好的学习氛围,让枯燥的学习能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45岁的我也通过了,你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