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翻译: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竹鸡之性》出自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十三《虫鸟之智》。洪迈,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
原文节选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译文
鹧鸪本性喜欢清洁,猎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净一片地方,多少撒些谷米在上面。鹧鸪来往飞行,猎人就用长杆粘取它。麂出没在荒草中,害怕人看到它的足迹,无论远近,只沿着一条小路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放在麂经过的地方,麂足一被绊住,就会倒挂在树枝上,被人们生擒活捉。江南多土蜂,人们找不到它的洞穴,往往把长纸袋粘在肉上,土蜂看到必定衔入洞穴,人们就能追踪寻找到它,用火熏取它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