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绩
全日制专升本,室内设计转风景园林。资质复审的时候重大老师还私聊问怎么是两年制本科,说我是这两年他们遇到第一个专科生。
● 工作经验:一年(销售岗位,为备考读研攒资金,与专业无关)
有过工作经验等于有比应届生更好的抗压能力,我常对研友说的一句话:工作之后你才能体会道。
● 科研经验:发表一篇论文。
● 出版书两本:参与院级调研项目一次,并获得优秀个人。
● 开始时间:2021年7月离职,才投入备考
● 踩过的坑:
问题:8月了还在纠结!
犹豫!
迟迟摇摆不定到底要不要考重大?还在想着要不换一所简单点的学校。还不确定考学硕还是专硕,甚至相当胆大的浪费了一个月时间去学快题,为什么说是浪费呢?因为我心之肚明自己 不擅长画设计图。接触这个专业时间太短,基础太差,根本拿捏不了高强度的快题。
大三其实尝试报过基础班,但体验过于痛苦第3天就转班了。最终心里过于倔强,还是想突破一下自己,所以跟完了8月快题课,还被评了几次优秀作品,但实际体验告诉我,我是真的不喜欢画图,基础差也很吃力。
虽然真的很想拥有考研博主那样天不见亮就起来背书,星星催人睡觉,满满手账漂亮笔记那样的生活。但事实上外表的光鲜和一板一眼的安排反而会成为枷锁包袱。
● 我的作息:
10:00 ——11:00 起床
11:40——2:30(凌晨)学习
(不建议参考,但是要有自己的节奏和坚持)
中途吃饭或者休息时间,很灵活,什么时候饿了什么什么吃,什么时间完整的完成一项任务再休息。
前期每日学习时常约8小时,中期10小时,后期12-13小时。
例如,完成了今日的专业课背诵→休息→开启英语学习;或者完成了英语单词背诵→休息→开启英文阅读学习。其实我预计理想的学习强度是:中等(前期10小时)→高强度(中期13小时)→适度(后期8小时),但是没做到哈哈哈哈哈哈。
● 拟定时间:
前一个月月底,24号——30号左右,例如7月的计划,应该在6月27号左右就定好。拟定内容:每一大科目下月要完成哪些大进程任务,例如:英语高频词汇三刷(高频词汇可能有份了16章节,不管他,月度计划以总目标为导向)。
▲
尝试自己做计划表
● 计划拆解:
拟定时间:当月月初,1号——5号左右;
拟定内容:拆分月度计划的为子计划,并拟定每一项子计划的合理预计完成日期。
这里很像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安排】,有的任务是可以交错进行的,要灵活安排,不要一板一眼的。过程中没能按原计划进行也很正常!
把握好一个度,还是那句话!
不要让任何条条框框成为你的思想包袱,他们只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工具而已,你的思想行为才是主导!
别乱了主次!
▲
自己做计划表
● 每日计划:
拟定时间:可以是前一天,也可以是是当天早上,甚至是完成今日学习任务后补记。
拟定目的:自我监督作用,哪怕没完成,你所产生的懊恼和羞愧感也是激励明天加倍努力的良药。即使满足作用,人都是喜欢即使满足的,这是我考研期间多巴胺分泌的刺激物之一,每当我为任务打上一个勾后,心情都会好很多。
▲
计划表
这与月计划正好相反,月计划更像一个延迟满足,我总会时常去翻看计划,太想早日去把对勾画上,也 因此激励了我继续学习,每天都想多学一点。
● 8月:风暴理论课学姐真的很用心在上课,不单纯是画重点,而是带着我们建立每门课的逻辑框架,并且帮忙整理了很多干货资源,梳理自己的框架,带给我的帮助很大。
▲
风暴的思维导学
● 9月:
1、略看了一次所有科目勾画的重点
2、整理资料补充笔记
3、后面背诵就靠他了
4、打印笔记
▲
整理资料
● 10月:第一轮背书
真的就是第一轮背书,啥也别管,题也没刷,就是使劲儿的生拉硬拽的过了一遍背诵。
● 11月:第二论背书
每个园子特别是需要画图的,开始专题的背诵,执笔在白纸上答题,联系书写和排版。
▲
背书一定要坚持
● 12月:
1、第三轮背书查漏补缺
2、真题练习
▲
电子笔记真香!
一定要重视344,对于学硕他是理论的基础,889有一半也考它,并且更深入。对于专硕,大家快题基本120+,344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一定要重视!
经济允许建议报班,因为逻辑框架的建立远比找个学姐划重点更有用。一定要默写检测,对点给自己打分。一是模拟考试的感觉,二书写排版很重要。能复习三轮绝不复习两轮,我对完成复习的定义是:从记牢固每个知识点到形成发散性思维,融汇贯通。
学习都是把书读厚再度薄的过程,我自己整理的笔记有410页,背了三轮,到最后自己押题默写的重点只有60多页,且压中了45分左右,押题那么准除了自己对信息整合、分析的敏感度,已经运气以外。更是因为对基础知识足够熟练,什么是重点哪些是考点已经了然与心了。
● 9月:
1、风暴889理论课程
2、889笔记整理
3、笔记打印
● 10月:风暴秋季班
开始自己做题,学姐点评——真的是889的救星!
强烈推荐学硕的同学一定要上。开卷版真题+模拟题,实打实的写,889的论述前期基本是3页A4纸起步,也是进步最大的过程。虽然考试2页篇幅就够了,但在练习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相关点!
● 11月:
1、闭卷习题练习
2、笔记背诵第一
3、归纳总结习题
4、建立自己的答题大框架。
● 12月:
1、笔记背诵第二轮
2、习题背诵
3、关注最新热点
4、押题班,押题卷背诵。
▲
我的889部分笔记
● 7月:
1、收集网课资源
2、看经验贴
3、选择最适配自己的导学课
● 8月:
1、做好直至考前的月度规划
2、马原网课
● 9月:
1、思修法基
2、近现代史
3、毛中特
4、且每一专题学完立马做对应的1000题。只做选择题。
● 10月:刷题班课程
● 11月:
1、1000题二刷
2、每日一背
3、肖⑧
● 12月:
1、刷题
2、背笔记
3、肖
● 7月:5500个单词过了第一遍,顺序高→中→底频。最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天时间才能背一一个单元的单词,看一节网课。中旬进入状态后2小时就可以背完一章节。找到网课资源,并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语法基础→专题技巧→真题解读→提高班全套,7月因为效率和快题学习,只完成了基础班课程。
▲
背诵英语单词ing
● 8月:高→中→底频单词第二轮,偶考词汇第一轮,阅读专题网课学习,并且开始收集归纳阅读中不熟悉的单词,长难句网课学习。
● 9月:语法课,每日一练长难句,开始浅尝试04年——09年的阅读真题。tips:真题就那么十几套,一定要珍惜真题,特别是一刷的时候!
● 10月:作文专题网课,做2010年——2015年阅读,认真对待每一套阅读,每天两篇的样子,每套都认真看解析,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错,对是不是真的思路对了,这个环节很花时间。
● 11月:2001-2009年的真题二刷,翻译,精翻长难句,完型填空,新题型,小作文。
● 12月:2012年——2021年真题,阅读提高班,大作文。
● 笔记逻辑:
1、总思维导图
2、章节思维导图
3、章节知识梳理
4、重点问答
5、专题真题
6、历年真题
● 资料来源:
1、培训班
2、公众号
3、买学姐笔记
4、真题线索整理
5、自己整理
6、时间两科目大概一个月时间
● 笔记背诵:
我起步时间很晚,没有空再去读书,直接开始背的笔记(前提:笔记整理的跟丰富)
第一轮:不要求牢记,但要细读每一个字,熟悉内容;
第二轮:完全背诵,最花时间的部分
第三轮:再次过完全部的内容;默写测试;查漏补缺;押题;背诵押题
少去纠结、自闭自卑自己的出生(本科院校、科研经历),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但要及时开导自己:分数才是敲门砖,你既然知道这个短处,并且他是一个重力因素(无论如何都更改不了、解决不了),所以纠结担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考几分, 比其他出生好的同学考更高的分,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工作中作为领导,我常常给员工说的一句话:目标就是用来完不成的,我想考重大门槛看似是320,那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80。因为只有冲着380的目标去努力,最坏的结果也不会低于320,基本能稳在350,这才是成熟的思维。
每天都处于:我好像考不上了和我好像又有希望两种情绪间徘徊,很正常,但不要沉静在这样的焦虑中,焦虑是没有用的!
要尽量去克制负面情绪,实在难受的时候可以去运动放松、或者找朋友聊聊天。
考完初试真的心态很糟糕,因为各种因素,可能只能发挥所掌握知识的60%,我当时以为我最多能上300分,但事实上我每科都没有很拉跨,所以大家在初试后,放松、调节好心态后,无论初试感觉如何,都要去慢慢准备复试,不要摆烂!
初试分数差距在10分左右的,复试都很容易翻盘。你想当被翻盘那个还是想做逆袭的人呢?
压力是把双刃剑,它来着外界也可以自己制造,或者跟经济也挂钩,但好好利用它化压力为动力它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除了考上之外都是意难平。何不放手去赌一把。
全新全意的备考,和自己比,为自己的目标冲刺,不要去过分在意别人的学习时长,别人的进度,别人能考多少分。给自己把目标定高一点,这样不管别人考的多好你一定是能上岸的。
加油,明年九月见!
数据来源:风暴手绘
数据平台:微信公众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