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江(滨江烟水山水文化达人)

九江长江一桥

转眼,2023年12月31日即将落幕。
巧得很,这一天是周末,也是月末,还是年末。
一年很长,365个日日夜夜伴江而行,收获快乐和健康;一天很短,从日出走向月出,懂得珍惜和知足。

2023年,因九江“两湖”封闭治理改造,又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全面建成,我和多数走湖的人们一道转战长江,开启了走江健身新模式。

走 江(滨江烟水山水文化达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走江是滨江城市市民最欢愉、最简约、最有氧的健身运动。
走江适合所有年龄群体爱步的人们,甚至包括轮椅上的人们。
走江养脚,养肺,养眼,养生。

日落浔阳江畔

九江长江岸线全长152公里,新建成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全长10.9公里,其中的滨江绿道是九江人走江的主战场,也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

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传承千年文脉为主线,以琵琶亭为主体,串起浔阳楼、锁江楼、浪井等景区,成为最美长江岸线,彰显诗意长江。
开放的园区点多面广线长,不仅市民休闲健身多了选项,同时,还吸引了天下的游人,登楼怀古,驻足观光。

琵琶亭

春风吹绿岸柳,我的双脚迈上江堤绿道,健步如飞,带风的脚步似如歌的行板,风雨无阻。
每天一早一晚走江两次,每次10来公里,九江一桥、琵琶亭是必到的打卡地。
一年365天,走江从未间断,加上爬山、游泳、打球的运动量,满打满算起来,双脚健步万余公里,相当于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到东海长江入海口走了一个来回。

走江,鞋袜成了我最大的消费开支。
为了护脚,春夏秋冬都穿着厚实的棉袜子,而且是防臭型袜子,价格自然也是有些小贵。
即便再好再贵的新袜子,一旦上了我的脚,很少能坚持一周而不破的。
至于鞋子,每年穿坏3双户外运动鞋已成了常态,实在怪不得鞋子的质量,我的脚太费鞋了。

春风吹绿岸柳

清晨走江,迎着旭日,冒着风雨,踩碎了春光,踩碎了秋叶,沐酷夏热雨,浴严冬寒风,坚守初心,坚持不懈。
浔阳江头,清流激荡,马达声声,百舸争流,滨江广场,欢声沸腾。
冬泳爱好者逆流而上,勇敢挑战江南的三九严寒,他们是真正的浪里白条;钓翁们一人一杆,寒风热雨,垂立江边,寂寞相守;健身风筝,不管东南西北风,只要刮风,风筝就天天高高飘舞,哥几个从不爽约。

夜幕降临,星月当空,浔阳江畔,川流不息,人潮不息。
走江的人是主流,各年龄段都有,年轻人快走,老年人慢走,走不动的老年人被轮椅推着来,不会走路的娃被童车推着来。
跑江的则是从流,以年轻人为多,也有少数中老年人和学生。
广场舞是最热闹的群体,其中90%以上是女性,以中老年人为多,跳佳木斯舞的阵势大,多的有一两百人,不少男性跟跳,而跳鬼步舞的几乎都是年轻的女性。
夏夜,江风习习,年轻的歌手自带音响,驻唱浔阳江头,年轻的粉丝夜夜相随,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归 航

千年古城,起自秦汉,因水而起,因水而兴。
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九江为36郡之一,自秦朝始,曾使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七个名称。
明朝以后至今沿用九江地名。
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是长江黄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雄蟠赣北,濒江扼湖,山水得天独厚。

老九江城的滨江城墙,城墙应当也是当时的长江防护堤坝,也就是说,沉寂在今天滨江绿道下面的砖头瓦片,不是秦砖,就是汉瓦。
当然,沉寂地下千年的砖头瓦片是不能再挖出来重见天日的,九江地面上古老的历史遗存仍然不少,值得留意,值得驻足。

长 江

古井。
浪井是九江市内最古老的一口井。
井圈为青石凿成,高45㎝,井口外径59㎝,内径40㎝,井深约15m。
从井圈石上深深的勒痕,足可见其历史久远。
相传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西汉名将灌婴屯兵九江时所凿,又名灌婴井。
此井与长江相通,每遇江风起,井中亦有浪。
李白诗曰:“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
”苏辙诗云:“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
”古井今已弃用,“浪井涛声”现为古浔阳十景之一。

浪 井

古亭。
烟水亭虽不是九江最古老的建筑,但在九江名气太大,就像到了北京一定要去故宫长城一样,所有到访九江的游人必定要前往烟水亭参访打卡。
烟水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
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
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

烟水亭

古塔。
锁江楼塔,为楼阁式风水塔,塔高25.26m。
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汇集高师名匠,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石矶上,并铸铁牛四条护卫,为的是镇锁蛟龙,消灾免患,永保太平,与配阁、轩组成一体,相映异彩。
塔基坐东朝西,七级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若撑天大柱兀立江畔。
登顶极目,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天妩媚,俯瞰碧波粼粼。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的炮舰向宝塔猛烈炮击,留下了三个弹孔,最大一米见方,塔身向江边倾斜了75.5公分。
锁江楼塔经风雨侵蚀,战乱洗礼,地震摇撼,仍自岿然耸立。
它那挺拔的雄姿,就像英勇不屈的九江人民。

锁江楼塔

山水达人,二十多年的户外老驴,酷爱爬山、游泳、远足、拍照、码字,秉持体要勤动,脑要勤用理念,笔耕不辍,散文、诗歌、随笔自成风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