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科人”| 王智灵:给汽车装上聪明的“大脑”(智能驾驶巴士星驰汽车)

人如其名,十多年来,王智灵始终在做一件事——让无人驾驶汽车更智能,更灵活。

这位41岁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同时还有一重身份——中科星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这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企业创办于2021年12月,坐落于科大硅谷,成立一年即获批共建“安徽省自动驾驶产业创新中心”,被列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并获得江汽集团战略入股。

走进“新科人”| 王智灵:给汽车装上聪明的“大脑”(智能驾驶巴士星驰汽车)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王智灵(左一)与公司团队作探讨。
人民网 陶伟摄

刚“出山”即被寄予厚望,源于王智灵团队的厚积薄发。
有人把智能驾驶系统比作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王智灵就是那位装“大脑”的人。
在自动驾驶这片“深海”,王智灵一“钻”就是15年。

与“科大硅谷”众多创业者一样,王智灵也是来自中国技术科技大学。
1998年,年仅15岁的他从湖南邵阳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博士毕业后,他进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一头扎进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中。

同样,选择创业,王智灵也源自内心的“产业情怀”,从图纸到实景,是另一条价值实现之路。

正如其接受采访时所言,试验室的技术是找到一条通往自动驾驶的可能性,而创业则是让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短短三年,王智灵的愿景已在不同场景中落地。

无人驾驶观光巴士。
中科星驰供图

如今,在合肥骆岗公园,自动驾驶观光巴士已是游人争相体验的“网红”打卡点。
而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正是源自王智灵及其公司核心团队。

“无人驾驶观光巴士采用了L4级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高精地图实时规划行驶路线。
”王智灵介绍,车上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包括6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7个摄像头,相当于安装了十几双眼睛,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感知。
同时,由于搭载了大算力芯片,可以及时地做出避障、拐弯、刹车等操作,反应时间不超过200毫秒,确保行驶安全。

不仅有观光巴士,中科星驰还开发出无人驾驶售卖车和无人清扫车,它们均已在骆岗公园投入试运营。

而由中科星驰参与承建的合肥骆岗公园智能网联场景、蒙城县智能网联观光巴士场景、大众(安徽)智慧物流配送场景入选“2024年安徽省十大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示范应用场景”。

据悉,中科星驰打造由“星驰天工”车端智驾系统与“星驰苍穹”云端智驾系统共同构成的智能驾驶系统大脑,布局智能车载、智能车云和智能重卡三大业务,并全面实现商业化落地,快速成长为安徽智能驾驶赛道“明星”企业。

愿景变实景,王智灵坦言,不只源于企业的技术底座,也有科创环境的赋能。

以科大硅谷为例。
王智灵表示,科大硅谷有着强大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才与产业链生态资源,落户科大硅谷有助于公司强化资源整合,对企业加速技术的迭代与商业化落地大有裨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企业的愿景是‘智能汽车,走遍万里山河’,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采访尾声,王智灵说。

(责编:关飞、韩震震)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