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一直是困扰澄海的重点民生问题。因找不到泊位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与混乱,更是城乡精细化管理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澄海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智慧化治理新模式,以大数据为支撑,最大限度盘活停车资源。随着智慧停车、共享停车的推广,澄海停车泊位实现高效运转,使用频率明显提升,停车难题有所缓解。
临近中午饭点,以往“一位难求”的泰安路如今还有不少空位。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智慧停车破解停车难
“比堵在路上更闹心的是,好不容易赶到目的地却发现没有停车位。”这是澄海区许多有车一族的共同心声。
澄海的停车位究竟有多紧张?数据显示,2021年,汕头民用汽车保有量95.58万辆,增长9.8%。另据统计,澄海区全区汽车保有量约为17.7万辆,而主城区50条市政道路的路内公共停车泊位不足1万个,城区公共停车泊位缺口仍然较大。
由此也导致了许多机动车车主因没有合适的停车位,被迫将车临时停放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背街小巷等地方。不仅极大影响了城区市容市貌,也严重妨碍了群众出行。
当前,汕头市全市上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如火如荼,运营启动智慧停车项目,是澄海区为缓解“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推出的新招。此举有效破解了城区公共停车泊位被“僵尸车”、路障等违规占用,以及医院、农贸市场、政务服务窗口等重要场所周边停车难等问题,最大限度盘活停车资源。
项目由澄海区人民政府授权汕头市澄海区新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负责管理和运营。依托互联网+运营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停车点的停车数据互联集中,实现停车点的远程在线管理和服务。利用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向市民提供停车服务和发布停车相关信息,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导航服务一体化。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该公司已完成5个试点区域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的统筹与建设。已建成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路内停车营运系统、客服工作系统、巡检移动客户端、市民微信端或小程序端、停车诱导模块、计费结算系统、财务对账中心等功能模块。
据悉,首批纳入智慧停车收费管理的停车泊位共827个。分布于澄海人民医院周边、益民路商业街、泰安路食街、宁川东西路住宅周边,以及红头船公园停车场等5个区域。
“我们也希望通过停车收费管理,促进人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有效缓解城区中心区的交通压力,逐步规范城区停车秩序、缓解停车难问题。”澄海区城管局副局长陈炳兴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根据城区各路段停车需求及热度进行分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项目工作,减少路边无序停车和长时间占道停车,增加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
泊位周转率增长4倍
临近午饭时间,笔者在澄海区泰安路美食街看到,原本“一位难求”的泰安路,在饭点还有不少车位可以停车。
泰安路不少铺户表示,未设置智慧停车泊位并实施收费管理之前,客人经常转了几圈都找不到车位。现在车主停车基本不用愁,对他们做生意的来说,确实是利好的。
在澄海人民医院周边,道路两侧空出不少车位。“这种收费管理方式挺好的,本来医院里面停车也是收费的。”市民黄先生告诉笔者,没收费之前,住户经常把医院周边的停车位都停满了,有的一停就是几天。对于急于看病的人来说,现在不用为了找停车位而耽误到看病时间了。
除了群众的感受,数据或许更直观。据统计,自今年4月启动收费管理以来,运营情况较好,泊位周转率7.21.较项目启动前增长4倍,泊位利用率接近50%。
“现在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切实缓解部分区域停车难的情况。”澄海区智慧停车指挥中心总经理杜悦钿说,周转率指的是一天之内同一个停车位的停车次数。另外还有个数据值得一提,目前所有智慧停车泊位的短停率达到了84%,说明两个小时之内的停车订单的占比高,大家事情办完就直接开车离开车位,不会在车位上滞留。
采访中,一名市民由于刚接触智慧停车,对使用手机支付费用还不熟悉,正在路上巡查的巡检员曾孝缄发现后,立马上前指导。她告诉笔者,“最开始经常教,现在基本不用了,自助支付率已达100%,各位车主可以自己很熟悉地完成自助缴纳操作。”
促进停车服务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惠民举措,许多市民都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市民对于收费一事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收费”“收取的资金又怎么使用”的疑问时常出现。
“初衷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使有限的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让市民群众出行更方便。”陈炳兴解释道,“智慧停车”旨在鼓励短时停车、快停快走。在省内,主要路段停车收费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惠州、中山、江门、潮州等多个城市都已实行。停车所收费用,也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及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和维护,符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
大数据盘活千余流动车位
解决停车难,盘活停车资源,智慧停车项目只是其一。近年来,澄海区创新工作思路,因时因势把握共享经济潮流,大力推进共享停车项目。
前期,澄海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发现,不少物业小区私家车位在一些时间段使用率较低,在充分征询开发商、物业公司和车位业主各方意见基础上,出台《澄海区物业管理小区车位资源共享利用工作方案》。
通过财政补助、动员宣传和引进第三方平台公司投建共享车位基础设施等方式,联动城区各住宅小区物业停车场,全面推进空闲人防车位利用,鼓励企业自用车位共享,宣传业主产权车位闲时共享。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拿出更多闲置未租未售车位进入车位共享市场,提升车位使用频率。
同时,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澄海开发“分享停车”智能管理软件,实现小区住户车位错峰共享、市民群众在线预约、停车缴费在线完成的便捷式操作。管理方通过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运营数据分析。
截至目前,澄海区已有33个小区完成共享车位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每天可提供约1150个流动车位。
据悉,分享停车位以15分钟为一个计量单位,每小时6元,封顶20元一天,相比较其他停车方式更加经济实惠。目前,参与实施分享停车项目的住宅小区,周边停车乱停车难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既方便了市民的临时停车需要,也减少了执法部门对车辆乱停乱放的治理难度和治理成本。
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澄海区准确把握交通流量、停车需求,因地制宜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在城区规划建设4个新停车场。倡导有条件的镇、村在停车位较为紧张的片区,利用边角空地等建成一批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如莲下镇建阳村,在停车位紧张的建阳市场周边,建成5层钢结构升降立体停车场,提供120个停车位,有效解决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
【】 郑淼鑫
【通讯员】 澄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郑淼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