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老师:
什么叫信息可视化?可视化(visualization,infovis)是将不可见或是抽象的事物图形化,使其能够清晰、直观地呈现的方法。
![做图表还在用Excel你认真的吗 范文模稿 做图表还在用Excel你认真的吗 范文模稿](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100417172688425728628.jpeg)
可视化可以分成四类,分别是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infovis)和知识可视化。这四者各有不同的特征:
信息可视化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用表格和统计图等表达科研成果,这时生成的图形较文字更易理解;再加上这个时期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这两者的出现形成了信息可视化的雏形。
信息可视化包括了信息图形、知识、科学、数据等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以及视觉可视化设计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地图、表格、图形,甚至包括文本在内,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无论它是动态的或是静态的,都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到我们想知道的内容,发现各式各样的关系,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信息可视化的意义就是在于运用形象化方式把不易被理解的抽象信息直观地表现和传达出来。
信息可视化的类型
根据不同表现功能的需要,图表可以用来展示对比关系、阶层关系、相互关联、地理空间位置、分配状况、运转过程、时间转换变化、格局规律等。虽然可选择的图像设计众多,但大众最熟悉、判读容易,也是利用率最高的图表形式,依然是统计量化数据常用的「三巨头」——
柱状图(bar chart):擅长表现数据之间的对比。折线图(line chart):用于表现随着时间推移的数据波动和变化。圆饼图(pie chart):适合显示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联。
选择大众熟悉的设计,通常是最稳妥的方式;但如此一来的风险是,你的数据和别人的数据可能大同小异,要使观者对数据留下印象,设计师选择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应该与众不同。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表现一个百分比数据,百分比数据往往需要强调个体与整体,以及个体相互之间的对比。饼图是表现此类百分比数据最常见的图表形式,但是我非常不建议大家使用原始饼图,因为真的,非常丑。即使是最常见的图表,设计师的选择也可以演变出与众不同的视觉外观:
甚至超出饼图的形式来表现巧思:
或者通过环状图、添加材料肌理等方式:
上图是一个建筑设计方案的景观植物选择提案。它传达的信息是二十五种植物的生长周期。环状图被设计成类似树木年轮的时间轴,不同时段的不同颜色,则具象展现每种植物从开花到凋落,与季节相应的变化。
Kiza Design 设计的 “视觉食谱” 系列
设计的根本是解决问题,所有问题通常都有多种解决方法。要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直观、高效,而且画面清爽舒适,表达意图相对明确。
信息可视化绘制方法
在设计信息可视化的时候,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信息可视化图表是隶属于视觉传达的一种设计,是以凝练、直观和清晰的视觉语言,通过梳理数据构建图形、通过图形构建符号、通过符号构建信息,以视觉化的逻辑语言对信息进行剖析的视觉传达方式。
信息可视化一般是视觉语言、资料和逻辑三者结合和人产生交互的一个共同体,大约在2010年左右才在中国兴起,迅速地进入了大量运用的实践阶段。限于有限的发展时间,1954年包豪斯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拿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旧是我们设计学生和设计师学习的典范。
生命的延续与地质时间表(Succession of Life and Geological Time
上图为包豪斯大师Herbert Bayer,在1954年为 The World Geo-Graphic Atlas 制作的图表,以此为例,这张图里展现了时间轴和象形符号,描述从地球诞生到人类出现的过程,还结合了地质历史和生命的进化过程,错落有致,有条不紊。
我们为什么说设计师了不起,因为设计师是规律的发现者和总结者,我们在规律之上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规律,方便人们的生活,我们通过视觉语言,使得枯燥的数据、讯息更加直观,便捷易懂。这在信息图表的表达和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信息可视化的制作往往还涉及到时间与过程的可视化,以地理为背景的可视化,抽象元素的可视化等等,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结合作品集为大家更进一步讲解。
与我们联系,可微信关注SODO公众号:sodo_art,后台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