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表近50篇论文(可再生能源全球北京日报能源留学)

说起自己来中国留学的初衷,杰弗瑞谈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一个清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自己所在的社区经常停电,家庭、住宅、学校都受到严重影响。
“即使是一个孩子,我也能深刻感受到电力危机制约着我们国家的发展。
”也正是那时起,年幼的杰弗瑞萌发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缓解电力危机的愿望。

从加纳能源与自然资源大学毕业后,杰弗瑞开始寻求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机会。
最终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三者之间选择了中国。

“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是我选择中国的首要原因。
”杰弗瑞说,他在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中了解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比如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容量的39%。

5年发表近50篇论文(可再生能源全球北京日报能源留学)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杰弗瑞还发现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2015年,中国就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并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2018年,加纳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每年都有一批加纳学生获得奖学金到中国学习深造。
这些加纳青年在中国受益匪浅的学习经历,更坚定了杰弗瑞到中国留学的决心。

2019年,杰弗瑞进入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后选择在该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杰弗瑞是个对科研满怀热忱、勤奋好学又安静内敛的非洲小伙,来中国的5年时间里,除了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外,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天津,把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科研学习中。

“中国的科研环境非常优越,既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也有非常优秀的师资和研究氛围。
”杰弗瑞说,自己从实验室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对自己的科研进展产生了很大帮助。
“我观察到身边的中国朋友普遍比较自律,学习比较有韧劲,能够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他们这些品质都是优秀的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

五年来,杰弗瑞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发表了近5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13篇是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互联网学术平台被引用超过上千次。
他关于清洁低碳船用替代燃料的研究,一经发表就得到国际海事组织(IMO)技术官员的关注。

杰弗瑞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和加纳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合作。
在他看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能源也是非洲国家的需求之一,加纳应聚焦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来实现能源转化。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