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一天,宝通街快速路正式通车了。这段时间,宝通街成了“潍坊热搜”,有关宝通街快速路的消息占据着众多市民的朋友圈。齐鲁·齐鲁壹点梳理发现,宝通街在潍坊城建史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改建次数最多、变化最大,目前为止风光最无限的一条街道。那么,宝通街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城市边缘的小路变成城区主干道,又变成如今的网红道路的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宝通街的变迁史,也是潍坊这座城市的成长史。
翻开潍坊的地图,横平竖直的街道布局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命名方式,给潍坊城区的交通打上独特的历史印记。
在纵横交织的路街网络中,长期以来,宝通街的存在感并不突出,论历史它比不过东风街、胜利街,论颜值和知名度它比不上北海路。12月30日,齐鲁壹点刊发《提前5个月通车的宝通街快速路将如何改变潍坊?》一文后,有读者留言问:“宝通街为什么叫宝通街啊?”当向民政部门咨询这个问题时,也难倒了负责街道命名部门的工作人员,宝通街几经改建,地位与重要性也并不那么特殊,它的名称由来自然也不会有人在意。不过,有人提出过一种说法,认为宝通街连接着昌乐县,昌乐县是著名的宝石城,别名宝都,通往宝都故名宝通街似乎也说得过去。

然而,宝通街这个名字的历史并不长。即便是潍坊的住建部门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查阅到的一份材料中提到:“1996年12月30日,青年路仓南街至宝通街段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这是宝通街在公开资料中能查到的最早记录。然而,在一份1995年介绍二十里堡街道办事处的材料中,又提到“潍州路、南环路(宝通街)及复线胶济铁路穿越其境。”此处宝通街被加了括号,这可以说明,至少在1995年的时候,宝通街尚未独立成为一条街道,或者说,南环路和宝通街两个名字并行过一段时间。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起码在1995年时,宝通街还没有“转正”。
在一些老潍坊人的印象中,宝通街在潍坊发展历程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潍坊的南外环这个定位而存在的,最初的路段也仅是中心城区的很短的一段。然而,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和飞速发展,宝通街也像长了翅膀一样不断延长。
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的哥武瑞城告诉,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潍坊人,在他印象中,宝通街的前身就是南外环,而且当时只通到潍州路就没有了。之后的一次扩建,宝通街拐了个弯跟长松路连接到一起,但后来又向西改直了。在武瑞城记忆中,宝通街这个名字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的。后来陆续西延,宝通街延伸到了昌乐,但并不满足,继续向西开疆拓土,一口气窜到了青州才停下,青州与潍坊实现了快速通达。
2016年4月,潍坊市启动宝通街东延伸项目,这是当年潍坊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延伸扩建,向东,宝通街跨过高新区,到达保税区,又向东继续挺进,跨过潍河,向东到昌邑南部的下小路交汇处才停下来,仅东延的路段就长达28.93公里。2017年11月9日,新宝通街通车,全长85公里,成为潍坊路线最长、标准最高的东西大动脉。坊间甚至有宝通街是“山东第一街”的说法。
武瑞城说,宝通街从最初的两车道,变成四车道,又变成八车道,越变越宽,也从边缘成了城中心。而现在的宝通街,早已被快速发展的城市扩张收纳,变成了实打实的城区主干道,并成为市区车流量最大的主干道之一,有数据显示宝通街每天车流量高达4万辆。现在如果再有人说宝通街是潍坊的南外环,恐怕没人会答应。
在成为“山东第一街”3年后,历史的荣耀再次降临到宝通街身上。2021年1月9日,潍坊市政府第68次常务会决定,将宝通街快速路列为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快速路系统,积极破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顺应市民对顺畅交通出行新需求。
这是潍坊历史上第一条高架快速路。很多人在兴奋的同时也发出疑问,为什么是宝通街?
2021年3月16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宝通街快速路工程规划建设有关情况。会上表示,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平面路网体系交通流量已趋饱和,交通瓶颈效应已经日益凸显。而潍坊市东西方向道路长距离贯通,但平面交叉口密集且缺乏对主流向的优先措施,缺乏保证主车道车流快速连续通过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条东西向的快速路。综合考虑市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经分析比选,确定宝通街作为潍坊市首条城市快速路,率先启动实施。
于是,历史使命再一次落在宝通街肩上,按照规划,通车后的宝通街快速路,不但要实现城区东西方向快速连接,有效疏解过境交通,带动周边用地的开发,还将快速联系潍日高速、荣潍高速,与渤海中路形成“一纵一横”快速路网体系,高效联系高铁新片区、火车站南广场,带动新片区发展。
2022年1月1日上午,宝通街正式通车,比原计划的通车时间提前了5个月。潍坊市民迫不及待地驾车上桥体验新路带来的全新驾驶快感。不过有人预言,用不了多久,宝通街快速的新鲜感就会被新的、更多的高架快速路所代替。毕竟,对于立志要迈进二线城市的潍坊来说,仅有一条快速路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