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苔藓养护管理技术

苔藓主要通过叶呼吸,由于其叶片小,密度大,吸收面积非常大。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等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
同时,苔藓由于其低矮、整齐、生长缓慢的特性,可营造苔藓微景观,因此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
但采集野生苔藓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苔藓一旦被铲除3~5年内都难以恢复,生长缓慢的物种甚至10年都无法恢复,因此人工繁殖苔藓极为重要。
经过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全世界2万多种苔藓植物中筛选出100多种适合人工繁殖,并具已有一定栽培价值。

①除草。
刚种植时,植物稀疏,不能完全覆盖基质表面,会长出杂草破坏苔藓的统一性,需要及时拔除。
当苔藓能够密布在基质上,杂草就不会再生长。

②温度。
一般白天温度少高一些,夜晚温度稍低。
温度范围以最高不能高于30℃、不低于10℃为宜。

常见植物苔藓养护管理技术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③水分。
苔藓没有发达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依靠茎叶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因此,对生长环境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
在日常管理中最好能够将湿帘和喷雾器相结合。
但喷雾不需要很频繁,因为苔藓自身都有蓄积水分的功能,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苔藓表面干燥后再进行喷雾。
苔藓植物根部纤细,不耐水泡,长时间泡在水中会发黄、烂根。
在日常管理中需保持培养盒内无积水。

④光照。
苔藓植物不喜欢强光照射,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满足需求。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使用遮光帘对温室进行遮光,不能让太阳光直射苔藓。
尤其尖叶匍灯藓等喜阴苔藓需放在架子下层。

⑤黄化处理。
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苔藓变黄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老枝的交替,老枝变黄新枝还没来得及抽生。
第二是在逆环境作用下受胁迫,会使顶端变得枯黄。
在这两种情况下苔藓很容易恢复,因为对苔藓而言,病害变化时少之又少,因此在苔藓变黄时不要将苔藓轻易丢弃,只需要降低其环境温度,同时增加湿度并保持一定通风,苔藓很快就能恢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