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预警 对新能源车使用是否有影响?(电池高温新能源充电车辆)

近期,浙江各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气温直逼40℃。
在如此极端的高温天气中,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会面临严峻考验,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也会升高,增加了车辆自燃的可能性。
这不仅对车辆本身构成威胁,还可能对乘员和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车内空气质量也可能因高温而恶化,对乘员健康构成威胁。

同样,在持续高温下,车辆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也会大大增加,有的车型还带有驾驶舱过热保护功能,车辆就算一直停着,系统也会检测车内温度,当达到设定值时空调就会自动开启降温。
这样的情况对电池能量消耗也相应增加,进一步压缩了车辆的行驶距离,会增加车主用车的“里程焦虑”。

高温天气还给充电桩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过热的充电桩会进入保护状态,无法正常进行充电操作,还会导致充电时间延长,给用户的充电体验带来很大的困扰。

持续高温预警  对新能源车使用是否有影响?(电池高温新能源充电车辆)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温度对动力电池的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业内人士得知,首先一点是肯定的,动力电池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
目前市面新能源车主流电池均为锂电,一般是三元锂或者磷酸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为20~50℃。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是电池中化学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在电池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存储着大量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锂电池在高温下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电池内部压力上升,从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此外,高温还会加速电池的衰减和老化过程,降低电池的寿命。

当温度超过60℃时,过热的环境会使电池正极材料发生分解,磷酸铁锂电池的表现稍优于三元锂电池。
正极溶解会导致材料结构变化和晶格破坏,一方面导致高电压区充电容量减小,另一方面造成活性物质间接触阻抗增大,锂离子迁移速率降低,最终使电池失效。

当然,如果只是目前40℃的环境气温,一般是不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造成直接影响的。
首先汽车结构复杂可以认为是不良导热体,其次动力电池一般都设置在底部,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而且设计之初都考虑到了炎热气温的影响,并经过深度测试。
即便气温高且经过长时间暴晒,电池仓的温度一般不会太高。

同时车辆行驶的时候,电池的温控系统会介入工作,可以给电池冷却,会控制在合理的工作温度区间。
冬天我们给车辆充电,很多新能源车型都有电池加热功能,以便让电池保持最理想的温度,从后提高充电速度。

所以广大消费者们也不用感到恐慌,新能源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检验,达到安全标准。

新能源车高温天使用Tips

Tips1.择合适的停车位: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尽量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或遮阴处,避免长时间暴晒。
此外,如果长时间停在露天,在上车前可以提前通过程序远程开启空调提前降温、换气,目前很多新能源车型都带有此功能。

Tips2.调整车辆充电时间: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尽量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充电,避免在中午等高温时间段充电。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充电速度较慢的家冲方式补电,有利于控制电池温度。

Tips3.当调整驾驶模式: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可以选择经济模式或舒适模式驾驶车辆,避免急加速或频繁急刹车等操作,也有助于避免车辆电机刹车系统高温,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Tips4.定期检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电池状况,如电池电量、电池的工作温度等。
如果发现电池工作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车冷却或是停止充电等措施降温。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车制造和使用方面也是全球领先的,在车辆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极端气候下的用车场景,而且电池仓不会因为气温炎热而增加自燃风险。
国家层面和行业组织也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新能源车电池系统和充电桩设备进行认证,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不过曝晒过后的车内温度会非常高,大家夏季高温天气用车还是需要多加注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