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井有条的厨房就像咖啡馆一样美观。
能登屋小姐从格局到细节孜孜以求的改造,
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空间。

整个房间拥有与新建公寓现成的内装截然不同的魅力。
△ 站在厨房的位置放眼望去,整个家宽敞通透。
餐桌、沙发、床、大电视样样齐备,
全无因为家小而有所放弃的遗憾。
不为宽敞牺牲位置,就算小也要选择想住的地点
能登屋夫妇曾经租住过设计师公寓,很享受室内装饰的乐趣。但财务策划师认为他们继续支付目前公寓的房租并不合理,考虑到今后的人生规划,他们接受了建议,重新考虑住房问题。
根据财务策划师对日本楼市的预测,买房不如降低预算继续租房,然而要以那样的预算找到心仪的住所却很难。
如果只是想住得舒服,换房子租下去亦无不可,但能登屋小姐对室内装修的要求高,想在住处实现的愿望多,找来找去都不如意。于是他们开始考虑购买二手房自己改造,并为此踏上了看房的征途。
一开始我们想找大一点的房子,去郊外看了一些公寓。可是,如果想要还贷无压力,地点比我们预期的要远得多……光是看房奔波就累得够呛,而且郊外的房子将来的价值也很难说。那么不管大小,就选自己想住的地段不行吗?我们改变了思路。
然后,他们就遇见了现在这套52平方米的公寓。房子虽老,却是颇有知名度的古董公寓,不怕将来会贬值,于是决定入手。
在预算和条件的限制下寻找住所,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是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抉择。能登屋夫妇放弃了宽敞,选择没有贬值风险的热点区块和房产,把个性化的室内改造工程放在首位。
首先明确自己在生活中最重视什么、追求什么,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与其在郊区买大房子让老公赶远路上班,不如住小住近一点,我是会做这种选择的人。
仔细想一想,我好像也是从小就喜欢小空间。读小学的时候,我会跟家里的狗一起钻进狗屋睡觉,还隔三差五跑进阁楼、壁橱之类的地方躲起来(笑)。
地方宽敞虽然好,但潜意识里可能还是小空间让我更有安全感。
△ 拆除吊顶,让结构和管线裸露。
天花板变高,视线通畅,非常有助于制造开阔的视觉效果。
不加修饰的粗犷渲染着现代感。
希望充分享受生活,才借改造来苛求家装
能登屋小姐在服装公司从事陈列师的工作。虽说她原本就是时尚敏感度较高的人士,然而就室内设计而言,还是以前在纽约、巴黎各驻一年的海外生活真正让她有所领悟,并点燃了她改造二手房的热情。
我有很多机会看到美丽的家,感觉自己培养出了看家装的眼光。我也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风格的居室。我住巴黎的时候,去芬兰参观过阿尔瓦尔·阿尔托(北欧建筑师的代表人物)的故居,非常让我心动。
能登屋小姐在海外增广了见识,看到了许多人们注重室内设计和家居生活的实例。后来,她有朋友买入二手房展开了改造实践。大功告成后她登门拜访,实地感受过那种有型和快意之后,比起现成装修好无功无过的房子,她越发想住进能体现个人品位的家里。
△ 男主人的爱好是弹吉他,为把吉他挂上墙,设置了挂钩。
旁边墙上的壁挂式置物架的间距是可调的,
放下了一开始没打算要的电视机。
从资产价值和方便转卖的角度来说,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新公寓更好,或者应该避免做小众风格的装修,但能登屋夫妇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就算不是住一辈子,也总是预期今后住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也是重视自己的生活才会做出的选择。
将来我们也可能会把这房子卖掉,搬去别处生活。但我并不认为无功无过的装修就好卖,精心设计过的反而难卖。举个例子来说,长久使用之后独具魅力的北欧家具虽然是旧的,仍不乏爱好者,反而能以高价卖出。以前我开的车也是有点少见的车型,卖出去的时候要比同等条件的车值钱一倍。儿童用品也不要将就,只管买自己喜欢的,以后可以在拍卖网站之类的地方卖出好价钱。因为有这些经验,我渐渐就觉得在喜欢的东西上面还是不做妥协为好,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另一方面在出售或出租的时候也能成为附加价值。
△ 采用不带门的展示型收纳,轻松明快。
特别是这个钢丝框,可以露出墙面,毫无压迫感。
上面的箱子里存放着圣诞装饰等。
从头开始的改造,能最大限度有效利用狭小空间
人们可能会觉得52平方米的空间对一家人的生活来说太小,但能登屋小姐的家并不让人感觉狭小,宽敞的空间四处延伸。
这是由于一切从框架(将原有装修全部清除之后只剩主体结构的状态)开始的彻底改造,将空间利用推向了极致,为突破狭小的局限到处都下了功夫。
改造是根据能登屋小姐自己绘制的平面图进行的。
首先,家之所以显大的一大原因是,尽可能减少了隔断。通常,在玄关和起居室之间会有门或者廊,但门会隔断视线,让房间显小,廊则仅供通行,于是决定不要。采取了玄关处的大门直通厨房的格局。
洗手间也一样。通行的做法是洗脸池和更衣室共用一间,但他们把马桶和洗衣烘干机也设在一处。少一堵墙(日本家庭通常把洗脸池、厕所、浴室分隔成三个独立空间)就能相应地节约空间。要是分开,每个空间都很小,集中起来就显得挺大。实际效果如同城市酒店的洗手间一般宽敞舒适。
采用一室一厅的格局,不细分房间,也是让人感觉不到狭小的一大关键。厨房、饭厅和起居室连成一片,在哪儿都能感觉房子大。起居室的深处原本是摆有两张床的卧室,推翻既有格局的大改造为起居室赢得了充裕的空间。
另一方面,现在用作卧室的单间有意保持在 6 平方米的最小尺寸,里面连衣橱都没有,这也是动了脑筋的。把这样节余的空间改造成可以从客厅出入的步入式衣帽间,就解决了小空间家庭容易头疼的收纳问题。
夫妇俩的衣服、过季的家电、吸尘器等等,全部可以集中在这里,收拾起来很方便,家也就不容易乱。
收纳不带门,减少压迫感;开放式置物,令视线通畅,有轻快感
实际上,能登屋小姐家连收纳方式的选择也颇有讲究,里面隐藏着让房间显大的秘籍。
例如厨房水槽的上方,安装吊柜固然可以增加收纳能力,但是靠近天花板的柜子用起来不方便,不仅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空间上还会造成压迫感。
于是,他们沿用以前家里用过的钢丝框和壁挂式置物架,在确保收纳能力的同时,力求减轻压迫感。
此外,每件厨房用品都经过细心挑选,最终营造出轻松时髦的氛围,可与咖啡馆的开放式厨房相媲美,可谓一举两得。
玄关和电视机周边也同样采用开放式收纳。与带门的收纳不一样的是,视线在开放式收纳的格局下能直达墙面,减轻逼仄感。
此外,鞋架及电视机周围选用的是间距可调的壁挂式置物架,这也是一大利器,可以配合不同时间段生活必需品的变化做出调整,避免物品容纳不下的情况。
卧室和洗手间的门在不用的时候保持敞开的状态。厨房和饭厅的天花板是打通到顶的,尽量保证了挑高。
这两个做法也有助于视线通畅,跟收纳不带门有同样的效果,可以使房间显大。
△ 左上:卧室的门是介乎黑色与褐色之间的微妙色调,
令空间沉稳,富有张力。
左下:洗脸池、马桶、洗衣机共处一室,统一成白、灰、黑单色系。
右:人字纹拼法的实木地板,有力提升空间质感。
因为空间不大,家装理想无需打折
正因空间不大,才让不妥协的理想家装成为可能。
实木地板选用白蜡木,拼贴成近年大热的人字纹;
厨房是令人艳羡的名牌整体式厨房,墙壁贴上模仿纽约地铁墙面的瓷砖加以装饰;
卧室和洗手间选择了异国情调的门;
不同区域的墙面色调有别,增强了空间的节奏感。
无论较之现有的新建公寓(日本的公寓都是精装修,不存在出售毛坯房的情况)还是经过改造的公寓,都不如这里的装修独树一帜,这是能登屋小姐从零开始一一挑选的结果。
找房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曾遇见过改造完毕的公寓,我先生中途犹豫说:“那个也挺好吧?”不过现在他收回了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怎么会那样想呢,幸好没买那房子,从头到尾按自己的想法来装修真是太好了。”可见,住在格局、内装完全贴合心意的家里到底有多惬意。
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因为预算问题不得不放弃点什么的情况并不鲜见,但能登屋小姐却实现了自己所有的心愿。
△ 收纳大部分采用不带门的开放式壁挂。
玄关处的置物架间距可调,最下层放得较高,可以安置婴儿车。
毛巾收纳在洗脸池一侧的墙上,看上去跟酒店一样摩登。
厨房的调味料放在成套的容器里,展示起来很美观。
很有成就感呢。我觉得空间小也是愿望能够充分实现的一大原因。地方大的话,需要花的钱就多,有可能没办法像这样彻底地贯彻自己的想法。
当然,为了控制预算,两人没有请需要另行支付设计费的建筑师,而是直接与建筑公司交涉,还跳过他们提供的选项,自己搜集信息,订购建材、设备,另下了一番苦功,但小居室这个选择一旦确定,后面细致入微的改造工程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实说,能登屋小姐也不是不希望房子能更大一点,但到底还是为自己度身定制的空间住起来满意得多,可以肯定,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他们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除此之外,她还考取了整理收纳咨询师一级资格,为让这个家更加舒适而积极努力着。
能登屋小姐的家让人觉得,放弃宽敞,住进心仪的街区,打造称心的空间,同样是令人振奋的选择,大有可为。
△ 左:将衣服及家电等大物件统一存放在步入式衣帽间中。
右:玄关处有家中唯一带门的置物架,
里面收纳文具、工具、药等生活杂物。
配电盘也在这里的最上层。
△ 厨房用品选用设计优美的产品,
配色统一,东西虽多却不凌乱,看起来很清爽。
刀具用磁性刀架收纳。
挂杆上集中挂着工具、单柄锅和锅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