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潮作为通州西部发展的主引擎,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排头兵,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最前沿,在沪苏通铁路和南通西站投入运营、盐通铁路开通之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和窗口期,枢纽动能蓄势待发、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市区两级高度关注。下一步,将围绕完善交通体系,建设“畅达枢纽”;发挥滨水优势,打造“品质片区”;优化发展布局,构筑“产业新城”这三大定位,着力打造“滨江城市门户、通西高铁枢纽”。
交通建设方面,平潮镇近年来还需服务北沿江和通苏嘉甬高铁建设,西站大道高架实现与通宁大道快速连接,与沪陕高速、长江路高架互联互通,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与江海快线规划建设,港平路、兴业路、深南路三座跨通扬运河大桥,润通路上跨G40、港平路西延、安泰路南拓北延等骨干道路建设。
片区开发方面,将围绕“高铁、滨江、水绿”三大特色,体现“畅达、生态、门户”三大元素,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平潮片区。以高铁枢纽为核心,聚力推进14平方公里的核心板块;以长江生态为特色,全面启动4.9平方公里的滨江板块。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高铁新枢纽、沪苏新门户、滨江新港湾、运河新天地、通西新明珠。

随着交通枢纽建设和片区开发,平潮镇更多的承担了搬迁安置和管理任务,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型乡镇,但是它的体制机制与一般乡镇没有区别,由于缺少相应权限,“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建议市级赋予平潮镇更多的发展红利:
1、充分考虑平潮镇面临的搬迁安置需求,在规划、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平潮镇更多的倾斜,尽早实现搬迁安置平衡,逐步实现签约即分房。
2、赋予平潮镇经济发达镇管理权限,通过强镇扩权,构建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从而进一步激发乡镇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对于此提案进行了详细的答复,答复内容如下:
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平潮西站片区规划建设,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就西站片区建设中面临问题进行研究。
关于赋权问题。区委编办通过扩大管理权限、下沉人员编制等方式,精准赋权;区司法局依据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赋予平潮镇城市管理、水利管理等120项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措施权。今后,平潮镇因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需扩大行政处罚权限,我区将采用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委托行政执法权限的方式扩权。
关于交通规划问题。我区一方面在符合上级要求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在新建道路的规划(如通州主城区到南通西站的快速通道)、老路的拓宽改造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另一方面,全力服务保障省市重点工程,做好345国道、226省道、江海快线等市域交通干线的规划建设。加快畅联主城,服务地铁1号线2022年开通运营,建设西站大道高架,与沪陕高速、长江路高架、G204互联互通,成网成环。打破九圩港河、通扬运河天然阻隔,规划建成深南路、纬五路两座跨九圩港大桥,建设港平路、兴业路、文峰路、集贤路四座跨通扬运河大桥。完成润通路上跨G40、港平路西延、安泰路南拓北延、新平路城市化改造等骨干道路建设,形成平潮片区“五横四纵”路网新格局。到2025年,以南通西站为核心,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通过高铁、地铁、高架、高速等叠加效应,基本形成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关于搬迁安置问题。在现有安置房建设的基础上,计划五年内再投资80亿元,全面启动13个安置房项目,建成约180万平方米共16000套房源,力争3年内实现搬迁安置同步、动态平衡,5年内实现“房等人”的目标。
同时,加快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三级标准新八院、平潮实验初中和城东佳苑九年一贯制学校。按照五星级高中标准,启动新平潮高中选址建设,同步配套建设若干幼儿园,满足基本公共配套需求。
作为全区“1+2+N”产业承载体系两大重点板块之一,我区始终高度重视平潮镇的发展,我们将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努力将平潮镇建成通州西部发展的主引擎。
平潮镇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