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皮肤病彩色图谱第4版

主编简介

虞瑞尧

1933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主任医师,教授。
曾任总后卫生部“新药审评”评委,中央卫生部新药审评评委,第三届皮肤性病委员会主任委员,为7个国际和地区皮肤病学学会会员。
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出版高级大型皮肤病学专业参考书10余本。

好书推荐|皮肤病彩色图谱第4版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书特色

《皮肤病彩色图谱》首次出版于1988年。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于1997年和2011年相继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
时隔8年,本书第4版也将出版。
本书是作者从医60年潜心积累的宝贵资料。
全书共35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并配有1400余幅图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700余种皮肤性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少见病、疑难病等。
并尽可能纳入皮肤科最前沿的观点、进展和疗法。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皮肤病基本损害

1.1 炎症性红斑 1

1.2 渗出性红斑 1

1.3 离心性红斑 1

1.4 色素沉着斑 1

1.5 色素减退斑 1

1.6 色素脱失斑 2

1.7 文身或火药沾染 2

1.8 贫血性斑 2

1.9 血管斑 3

1.10 毛细血管扩张 3

1.11 蜘蛛痣 3

1.12 瘀斑 3

1.13 紫癜 3

1.14 丘疹 4

1.15 黑头粉刺 4

1.16 白头粉刺 4

1.17 斑块 4

1.18 毛囊性丘疹 5

1.19 湿疹性丘疹 5

1.20 苔藓 5

1.21 苔藓化 6

1.22 结节 6

1.23 红斑结节 6

1.24 风团 7

1.25 皮肤划痕症 7

1.26 水疱 7

1.27 疱疹 7

1.28 松弛性大疱 8

1.29 张力性大疱 8

1.30 脓疱 8

1.31 良性肿瘤 9

1.32 恶性肿瘤 9

1.33 囊肿 9

1.34 鳞屑 9

1.35 表皮剥脱 9

1.36 浸渍 10

1.37 糜烂 10

1.38 溃疡 10

1.39 渗出 11

1.40 皲裂 11

1.41 硬化 11

1.42 结痂 12

1.43 乳痂 12

1.44 萎缩 12

1.45 萎缩性瘢痕 12

1.46 肥大性瘢痕 12

1.47 痣 13

1.48 疣 13

1.49 胼胝 14

1.50 疣状增生 14

1.51 坏死 14

1.52 脓疡 14

1.53 隧道 14

1.54 皮赘 15

1.55 瘘管 15

1.56 鱼鳞病 15

1.57 红皮病 16

1.58 皮肤异色病 16

第二章 病毒性皮肤病

2.1 单纯疱疹 17

2.2 复发性疱疹性结角膜炎 17

2.3 带状疱疹 18

2.4 播散性带状疱疹 18

2.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9

2.6 水痘 19

2.7 Kaposi水痘样疹 20

2.8 进行性牛痘疹 20

2.9 手足口病 20

2.10 麻疹 21

2.11 传染性红斑 22

2.12 传染性软疣 23

2.13 寻常疣 23

2.14 跖疣 23

2.15 扁平疣 24

2.16 疣状表皮结构不良 25

2.17 鲍恩样丘疹病 26

2.18 外生殖器、肛门传染性软疣 26

2.19 镶嵌状疣 27

第三章 球菌性皮肤病

3.1 脓疱病 28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28

3.3 毛囊性脓疱病 28

3.4 单纯性毛囊炎 29

3.5 簇状发毛囊炎 29

3.6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30

3.7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30

3.8 须疮 31

3.9 疖 31

3.10 痈 32

3.11 化脓性汗腺炎 32

3.12 丹毒 33

3.13 坏疽性脓皮病 33

3.14 婴儿坏死性皮炎 34

3.15 多发性汗腺脓肿 34

3.16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 35

3.17 慢性淋巴水肿 35

第四章 杆菌性皮肤病

4.1 瘤型麻风 36

4.2 结核样型麻风 36

4.3 寻常狼疮 37

4.4 疣状皮肤结核 37

4.5 瘰疬性皮肤结核 39

4.6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39

4.7 硬结性红斑 40

4.8 阴茎结核疹 40

4.9 瘰疬性苔藓 40

4.10 类丹毒 40

4.11 红癣 41

4.12 腋毛菌病 41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5.1 黄癣 42

5.2 白癣 42

5.3 黑点癣 43

5.4 脓癣 43

5.5 须癣 44

5.6 手癣和足癣 44

5.7 光滑皮肤癣 44

5.8 猫癣 46

5.9 面癣 46

5.10 股癣 47

5.11 臀癣 47

5.12 阴茎癣 48

5.13 难辨认癣 48

5.14 花斑糠疹 48

5.15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49

5.16 皮肤垢着症 50

5.17 腋毛癣 50

5.18 念珠菌性间擦疹 51

5.19 肛周念珠菌病 51

5.20 阴茎念珠菌病 51

5.21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52

5.22 头皮屑 52

5.23 孢子丝菌病 53

5.24 放线菌病 53

5.25 着色真菌病 53

5.26 足菌肿 54

5.27 角膜真菌病 54

第六章 寄生虫昆虫性皮肤病

6.1 疥疮 56

6.2 昆虫皮炎 57

6.3 谷痒症 57

6.4 隐翅虫皮炎 58

6.5 毛囊皮脂螨病 59

6.6 皮肤猪囊虫病 59

6.7 阴囊丝虫病 59

6.8 水母皮炎 59

6.9 皮肤利什曼病 60

6.10 虱病 60

6.11 臭虫叮咬 62

6.12 甲虫皮炎 62

6.13 丛林斑疹伤寒 62

第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7.1 火激红斑 64

7.2 烧伤 64

7.3 白痱 65

7.4 红痱 65

7.5 冻疮 65

7.6 冻伤 65

7.7 冷冻后大疱 66

7.8 日光性皮炎 67

7.9 光毒性接触性皮炎 68

7.10 痘疮样水疱病 68

7.11 多形性日光疹 68

7.12 光化性肉芽肿 68

7.13 光化性环状肉芽肿 69

7.14 光化性痒疹 69

7.15 皮肤光老化 69

7.16 胶样粟丘疹 70

7.17 慢性光化性皮炎 70

7.18 植物日光性皮炎 71

7.19 放射性皮炎 71

7.20 鸡眼 72

7.21 胼胝 72

7.22 火药沾染 73

7.23 压疮 74

7.24 皮肤坏死 74

7.25 手足皲裂 74

第八章 变态反应皮肤病

8.1 接触性皮炎 75

8.2 毒性皮炎 75

8.3 对苯二胺皮炎 75

8.4 口红唇炎 76

8.5 化妆品皮炎 76

8.6 镍皮炎 76

8.7 植物性皮炎 78

8.8 芒果皮炎 78

8.9 塑料(橡胶)凉拖鞋皮炎 78

8.10 敌敌畏皮炎 78

8.11 汞剂皮炎 79

8.12 沙土皮炎 80

8.13 特应性皮炎 80

8.14 急性湿疹 80

8.15 亚急性湿疹 80

8.16 慢性湿疹 80

8.17 手部湿疹 82

8.18 胼胝性湿疹 83

8.19 钱币状湿疹 83

8.20 皮脂缺乏性湿疹 83

8.21 自身敏感性皮炎 84

8.22 乳房湿疹 84

8.23 阴囊湿疹 85

8.24 小腿湿疹 85

8.25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86

8.26 荨麻疹 86

8.27 皮肤划痕症 87

8.28 胆碱能性荨麻疹 87

8.29 血管性水肿 88

8.30 丘疹性荨麻疹 88

8.31 面部湿疹 89

第九章 药物不良反应

9.1 固定性药疹 90

9.2 麻疹样药疹 90

9.3 猩红热样药疹 91

9.4 玫瑰糠疹样药疹 91

9.5 湿疹样药疹 91

9.6 增殖性药疹 91

9.7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92

9.8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93

9.9 重症多形红斑样药疹 94

9.10 扁平苔藓样药疹 95

9.11 光敏性药疹 95

9.12 药物性红斑狼疮 95

9.13 大疱性药疹 96

9.14 药物性剥脱性皮炎 96

9.15 移植物抗宿主病 96

9.16 糖皮质激素性酒渣鼻 99

9.17 维A酸不良反应 99

第十章 职业性皮肤病

10.1 理发师皮炎 100

10.2 演员油彩皮炎 100

10.3 职业性皮炎湿疹 101

10.4 印染业职业性皮炎 101

10.5 油漆皮炎 102

10.6 硅性肉芽肿 102

10.7 护士接触性皮炎 102

10.8 口腔科医师职业性皮炎 103

10.9 电弧性皮炎 103

10.10 焦油黑变病 103

10.11 职业性色素沉着症 104

第十一章 神经精神性皮肤病

11.1 神经性皮炎 105

11.2 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105

11.3 皮肤瘙痒症 105

11.4 肛门瘙痒症 106

11.5 阴囊瘙痒症 106

11.6 女阴瘙痒症 107

11.7 单纯性痒疹 108

11.8 结节性痒疹 108

11.9 人工皮炎 109

11.10 强迫性洗手症 110

11.11 寄生虫妄想症 110

11.12 刀割伤 110

11.13 香烟烧伤 111

11.14 指甲抓伤 111

11.15 嘴啃垫 111

11.16 描绘皮炎 111

11.17 渗出性神经性皮炎 112

11.18 皮肤行为症 112

第十二章 红斑性皮肤病

12.1 多形红斑 114

12.2 重症多形红斑 115

12.3 掌红斑 115

12.4 离心性环形红斑 116

12.5 风湿性环形红斑 117

12.6 单纯性回形红斑 117

12.7 慢性游走性红斑 117

12.8 中毒性红斑 118

12.9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119

12.10 匐行性回形红斑 119

12.11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 120

12.12 酒性红斑 120

12.13 妊娠毒血症性红斑 120

第十三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3.1 银屑病 122

13.2 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 122

13.3 头皮银屑病 122

13.4 银屑病甲 122

13.5 屈位银屑病 125

13.6 红皮病性银屑病 125

13.7 关节病性银屑病 125

13.8 脓疱性银屑病 126

13.9 连续性肢端皮炎 126

13.10 副银屑病 127

13.11 玫瑰糠疹 128

13.12 白色糠疹 128

13.13 泛发性白色糠疹 129

13.14 毛发红糠疹 129

13.15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130

13.16 线状苔藓 130

13.17 扁平苔藓 132

13.18 萎缩性扁平苔藓 132

13.19 肥大性扁平苔藓 132

13.20 光化性扁平苔藓 133

13.21 大疱性扁平苔藓 134

13.22 急性泛发性色素性扁平苔藓 135

13.23 色素性扁平苔藓 135

13.24 硬化性苔藓 136

13.25 光泽苔藓 136

13.26 正圆形糠疹 136

13.27 红皮病 137

13.28 红皮病性结节病 139

第十四章 免疫结缔组织病

14.1 盘状红斑狼疮 140

14.2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140

14.3 系统性红斑狼疮 141

14.4 大疱性红斑狼疮 141

14.5 疣状红斑狼疮 141

14.6 冻疮样狼疮 141

14.7 皮肌炎 143

14.8 无肌病性皮肌炎 144

14.9 眼轮匝肌皮肌炎 144

14.10 异色症型皮肌炎 144

14.11 儿童皮肌炎 146

14.12 局限性硬皮病 147

14.13 点滴状硬斑病 147

14.14 额顶部硬斑病 147

14.15 节段性硬斑病 148

14.16 偏面萎缩 148

14.17 泛发性硬斑病 149

14.18 肢端硬皮病 149

14.19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 150

14.20 CREST综合征 150

14.21 嗜酸性筋膜炎 150

14.22 混合结缔组织病 151

14.23 干燥综合征 153

14.24 类风湿关节炎 153

14.25 厚皮性骨膜病 154

第十五章 大疱性皮肤病

15.1 寻常型天疱疮 156

15.2 增生型天疱疮 157

15.3 红斑型天疱疮 157

15.4 落叶型天疱疮 158

15.5 幼儿天疱疮 158

15.6 大疱性类天疱疮 159

15.7 局限性类天疱疮 159

15.8 幼儿型类天疱疮 160

15.9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161

15.10 儿童良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 162

15.11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62

15.12 疱疹样皮炎 163

15.13 幼儿疱疹样皮炎 163

15.14 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疱疮 164

15.15 结节性类天疱疮 165

第十六章 无菌脓疱性皮肤病

16.1 疱疹样脓疱病 166

16.2 连续性肢端皮炎 166

16.3 掌跖脓疱病 166

16.4 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 167

16.5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167

16.6 脓疱性细菌疹 168

第十七章 血管性皮肤病

17.1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169

17.2 过敏性紫癜 169

17.3 结节性血管炎 169

17.4 结节性红斑 170

17.5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 170

17.6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172

17.7 坏死性肉芽性血管炎 172

17.8 荨麻疹性血管炎 173

17.9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73

17.10 蜘蛛痣 173

17.11 毛细血管扩张症 174

17.12 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 175

17.13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176

17.14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176

17.15 暴发性紫癜 177

17.16 瘙痒性紫癜 177

17.17 呛咳性紫癜 177

17.18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177

17.19 网状青斑 178

17.20 雷诺病 178

17.21 肢端青紫症 179

17.22 淤滞性皮炎 179

17.23 静脉曲张综合征 180

17.24 慢性淋巴水肿 181

17.25 黑踵病 181

17.26 大理石样皮肤 182

17.27 贫血性痣 182

17.28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183

第十八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病

18.1 结节病 184

18.2 环状肉芽肿 185

18.3 光化性肉芽肿 185

18.4 面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185

18.5 化脓性肉芽肿 186

18.6 肉芽肿性酒渣鼻 186

18.7 进行性慢性盘状肉芽肿 187

18.8 异物性肉芽肿 188

18.9 肉芽肿性唇炎 188

18.10 真菌性肉芽肿 189

18.11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189

第十九章 真皮胶原弹力纤维病

19.1 结缔组织痣 190

19.2 毛囊和毛囊旁角化过度症 190

19.3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190

19.4 皮肤松弛症 191

19.5 匐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 192

19.6 弹性纤维假黄瘤 192

19.7 皮肤弹性过度 192

19.8 项部菱形皮肤 193

19.9 结节性类弹力组织变性伴囊肿与粉刺 193

19.10 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 193

19.11 边缘性角化类弹性纤维病 194

19.12 耳轮弹性纤维性结节 194

19.13 回状颅皮 194

19.14 臀肌挛缩症 194

19.15 掌筋膜挛缩症 194

第二十章 萎缩性皮肤病

20.1 萎缩纹 196

20.2 老年性皮肤萎缩纹 196

20.3 偏面萎缩 196

20.4 斑状萎缩 197

20.5 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198

20.6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198

20.7 箍指症 199

20.8 糖皮质激素注射引起皮肤萎缩 200

20.9 颈部假性萎缩 200

第二十一章 皮下脂肪组织病

21.1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 201

21.2 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201

21.3 局限性脂肪萎缩 201

21.4 寒冷性脂膜炎 202

21.5 复发性发热性结节性脂膜炎 202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代谢营养性疾病

22.1 黏液性水肿 204

22.2 胫前黏液性水肿 204

22.3 指(趾)端黏液囊肿 204

22.4 结节性黄瘤 204

22.5 睑黄瘤 205

22.6 艾迪生病 206

22.7 库欣综合征 207

22.8 黑棘皮病 208

22.9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208

22.10 继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208

22.11 斑状淀粉样变 211

22.12 淀粉样变性苔藓 211

22.13 痛风 211

22.14 糖尿病性坏疽 212

22.15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212

22.16 硬肿病 213

22.17 皮肤钙沉着症 214

22.18 维生素A缺乏症 215

22.19 维生素B2缺乏症 215

22.20 坏血病 215

22.21 糙皮病 215

22.22 锌缺乏症 217

22.23 胡萝卜素血症 217

22.24 肠病性肢端性皮炎 218

22.25 糖尿病性大疱 219

第二十三章 角化性皮肤病

23.1 毛囊角化症 220

23.2 汗孔角化症 221

23.3 掌跖角化症 221

23.4 点状掌跖角化症 222

23.5 残毁性掌跖角化症 222

23.6 疣状肢端角化症 223

23.7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223

23.8 小棘苔藓 223

23.9 毛发苔藓 224

23.10 鳞状毛囊角化症 224

23.11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225

23.12 砷剂角化症 226

23.13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226

23.14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228

23.15 进行性指掌角化病 228

23.16 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229

23.17 指节垫 229

第二十四章 色素性皮肤病

24.1 雀斑 230

24.2 黄褐斑 230

24.3 咖啡斑 230

24.4 蒙古斑 231

24.5 太田痣 231

24.6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232

24.7 文身 233

24.8 里尔黑变病 233

24.9 西瓦特皮肤异色症 234

24.10 多发性斑状黑变病 235

24.11 中毒性黑变病 235

24.12 颧部褐青色斑痣 235

24.13 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症 235

24.14 遗传性全身性黑变病 236

24.15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 238

24.16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 238

24.17 重金属色素沉着症 239

24.18 屈侧网状色素性皮肤病 239

24.19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240

24.20 白癜风 240

24.21 肢端型白癜风 241

24.22 节段性白癜风 241

24.23 全白癜风 241

24.24 外生殖器白癜风 242

24.25 眼部皮肤白癜风 243

24.26 头部白癜风 243

24.27 三色白癜风 244

24.28 云层状白癜风 244

24.29 白化病 244

第二十五章 遗传性皮肤病

25.1 色素失禁症 246

25.2 脱色性色素失禁症 246

25.3 神经纤维瘤病 247

25.4 结节性硬化症 247

25.5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49

25.6 显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50

25.7 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50

25.8 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50

25.9 手足复发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51

25.10 寻常性鱼鳞病 252

25.11 豪猪状鱼鳞病 252

25.12 层板状鱼鳞病 253

25.13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254

25.14 着色性干皮病 254

25.15 可变性红斑角化性皮病 254

25.16 遗传性毛发红糠疹 254

25.17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254

25.18 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 257

25.19 先天性皮肤异色症 257

25.20 遗传性淋巴水肿 258

25.21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259

25.22 成人早老症 259

25.23 早老症 259

第二十六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26.1 头皮糠疹 261

26.2 婴儿脂溢性皮炎 261

26.3 脂溢性皮炎 262

26.4 皮脂溢出症 262

26.5 石棉状糠疹 262

26.6 乳痂 263

26.7 酒渣鼻 264

26.8 激素性酒渣鼻 264

26.9 白头粉刺 265

26.10 黑头粉刺 266

26.11 寻常痤疮 266

26.12 囊肿性痤疮 266

26.13 聚合性痤疮 266

26.14 糖皮质激素性痤疮 266

26.15 瘢痕疙瘩性痤疮 268

26.16 暴发性痤疮 269

26.17 干性脂溢性皮炎 269

26.18 脂溢性银屑病 270

26.19 口周皮炎 270

26.20 面部播散性粟粒狼疮 271

26.21 多汗症 271

26.22 臭汗症 272

26.23 鼻红粒病 273

26.24 汗疱疹 273

26.25 大汗腺性痒疹 273

26.26 斑秃 274

26.27 全秃 274

26.28 普秃 275

26.29 匐行性脱发 276

26.30 先天性脱发 276

26.31 假性斑秃 276

26.32 男性型脱发 277

26.33 女性型脱发 277

26.34 药物性脱发 277

26.35 外伤性脱发 279

26.36 药物性多毛症 279

26.37 痣性多毛症 279

26.38 局限性多毛症 280

26.39 小棘状毛壅病 280

26.40 扭曲发 281

26.41 念珠状发 281

26.42 羊毛状发 282

26.43 早年灰白发 282

26.44 甲沟炎 282

26.45 厚甲症 283

26.46 反甲 283

26.47 甲横沟 284

26.48 20甲营养不良症 285

26.49 甲分离症 285

26.50 甲萎缩 285

26.51 甲胬肉 286

26.52 甲纵裂 286

26.53 营养不良性沟状中线甲 286

26.54 白甲症 287

26.55 Terry甲 288

26.56 黑甲 288

26.57 黄甲 288

26.58 甲下出血 288

26.59 纵向黑甲 289

26.60 甲母痣 289

26.61 腐蚀剂甲下坏死 289

26.62 黑白对半甲 290

26.63 绿甲 290

26.64 杵状甲 290

26.65 顶针甲 291

26.66 球拍状甲 291

26.67 厚甲 291

26.68 毛玻璃样甲 291

第二十七章 黏膜疾病

27.1 接触性唇炎 293

27.2 剥脱性唇炎 293

27.3 光化性唇炎 293

27.4 腺性唇炎 294

27.5 肉芽肿性唇炎 294

27.6 浆细胞性唇炎 295

27.7 口角唇炎 295

27.8 固定性药疹 295

27.9 盘状红斑狼疮 296

27.10 多形红斑 296

27.11 皮脂腺异位症 297

27.12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 297

27.13 黏膜白斑 297

27.14 皱襞舌 298

27.15 地图舌 298

27.16 糙皮病性舌炎 299

27.17 黑毛舌 299

27.18 口腔念珠菌病 299

27.19 光滑萎缩舌 300

27.20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300

27.21 舌毛细血管瘤 300

27.22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301

27.23 口腔寻常性天疱疮 301

27.24 舌转移癌 302

27.25 老年性唇部色素斑 302

27.26 口腔扁平苔藓 302

第二十八章 皮肤良性肿瘤

28.1 色素痣 303

28.2 单纯性雀斑样痣 303

28.3 色素毛痣 303

28.4 色素性毛表皮痣 304

28.5 痣细胞痣 304

28.6 巨大毛痣 305

28.7 衣着痣 306

28.8 兽皮样痣 306

28.9 分裂痣 307

28.10 睑缘痣 307

28.11 良性幼年黑素瘤 308

28.12 疣状痣 308

28.13 疣状线状痣 308

28.14 结缔组织痣 309

28.15 黑头粉刺痣 309

28.16 透明细胞棘皮瘤 310

28.17 皮角 310

28.18 角化棘皮瘤 310

28.19 巨大型角化棘皮瘤 312

28.20 珍珠状阴茎丘疹 312

28.21 外伤性表皮囊肿 312

28.22 皮样囊肿 312

28.23 皮脂腺囊肿 312

28.24 多发性脂囊瘤 313

28.25 毛发上皮瘤 313

28.26 毛母质瘤 313

28.27 内翻性毛囊角化病 315

28.28 皮脂腺痣 315

28.29 汗管瘤 316

28.30 发疹性汗管瘤 316

28.31 皮肤混合瘤 317

28.32 纤维瘤 317

28.33 纤维上皮性息肉 317

28.34 眼睑软垂疣 317

28.35 婴儿指部纤维瘤 318

28.36 项部纤维瘤 318

28.37 硬纤维样瘤 318

28.38 指节垫 318

28.39 肥大性瘢痕 319

28.40 萎缩性瘢痕 320

28.41 瘢痕疙瘩 320

28.42 雨滴状瘢痕疙瘩 320

28.43 脂肪瘤 320

28.44 鲜红斑痣 320

28.45 单纯性血管瘤 322

28.46 海绵状血管瘤 322

28.47 蓝橡皮疱性痣综合征 323

28.48 血管球瘤 323

28.49 匐行性血管瘤 323

28.50 肢端型血管角化瘤 324

28.51 阴囊型血管角化瘤 324

28.52 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 325

28.53 孤立性血管角化瘤 325

28.54 局限性痣样血管角化瘤 325

28.55 疣状血管畸形 326

28.56 斑块型血管角化瘤 326

28.57 疣状列序状血管瘤 327

28.58 静脉畸形 327

28.59 静脉湖 327

28.60 淋巴管瘤 328

28.61 囊性水囊瘤 329

28.6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样增生 329

28.63 平滑肌瘤 329

28.64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330

28.65 单发性神经纤维瘤 330

28.66 丛状神经纤维瘤 331

28.67 甲下外生骨疣 331

28.68 阴茎中线囊肿 332

28.69 非典型性纤维黄瘤 332

28.70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病 333

28.71 Jessner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333

28.72 外痔 334

第二十九章 皮肤恶性肿瘤

29.1 基底细胞癌 335

29.2 表皮内鳞状细胞癌 336

29.3 鳞状细胞癌 337

29.4 乳房湿疹样癌 337

29.5 乳房外湿疹样癌 338

29.6 男性乳腺癌 339

29.7 疣状癌 339

29.8 巨大型基底细胞癌 339

29.9 阴茎癌 339

29.10 瘢痕癌 339

29.11 汗管样小汗腺癌 340

29.1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340

29.13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341

29.14 血管肉瘤 341

29.15 卡波西肉瘤 342

29.16 恶性雀斑样痣 343

29.17 肢端型恶性黑素瘤 343

29.18 结节型恶性黑素瘤 343

29.19 浅表扩散性黑素瘤 344

29.20 色素痣恶变黑素瘤 344

29.21 黑色瘭疽 345

29.22 女阴黑素瘤 345

29.23 蕈样肉芽肿 345

29.24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347

29.25 网状细胞肉瘤 347

29.26 平滑肌肉瘤 348

第三十章 小腿溃疡

30.1 慢性小腿溃疡 349

30.2 静脉曲张性溃疡 349

30.3 绿脓杆菌性溃疡 349

30.4 细菌性溃疡 350

30.5 高血压性溃疡 350

30.6 结核性溃疡 351

30.7 麻风性溃疡 351

30.8 糖尿病性溃疡 352

30.9 癌性溃疡 352

30.10 营养性溃疡 353

30.11 外伤性溃疡 353

30.12 臁疮 353

30.13 酒精皮下注射坏死 354

30.14 硬红斑性溃疡 354

30.15 缺血性溃疡 354

30.16 神经性溃疡 354

第三十一章 老年性皮肤病

31.1 老年性毛细血管扩张 356

31.2 老年性色素斑 356

31.3 老年性点状白斑 356

31.4 脂溢性角化症 356

31.5 老年性血管瘤 358

31.6 光化性角化病 358

31.7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症 358

31.8 老年性紫癜 359

31.9 皮赘 359

31.10 软纤维瘤 360

31.11 睑缘皮赘 360

31.12 老年性神经纤维瘤 360

31.13 老年性黑头粉刺 361

31.14 光化性肉芽肿 361

第三十二章 外生殖器皮肤病

32.1 阴茎结核疹 362

32.2 疥疮 362

32.3 接触性皮炎 362

32.4 药物性皮炎 363

32.5 念珠菌性龟头炎与女阴阴道炎 364

32.6 扁平苔藓 364

32.7 银屑病 364

32.8 大疱性皮肤病 364

32.9 硬化性苔藓 366

32.10 闭塞干燥性龟头炎 367

32.11 浆细胞性龟头炎 367

32.12 云母状和角化性假上皮瘤性龟头炎 368

32.13 寻常型龟头炎 368

32.14 色素痣 368

32.15 疣状痣 369

32.16 外生殖器血管瘤 369

32.17 阴茎包皮过长 369

32.18 增殖性红斑 370

32.19 皮脂腺异位症 371

32.20 女阴假性湿疣 371

32.21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372

32.22 尿道下裂 372

32.23 阴茎带状疱疹 373

32.24 阴茎结节性淀粉样变 373

第三十三章 伴肿瘤性皮肤病

33.1 恶性黑棘皮病 374

33.2 莱泽-特雷拉综合征 374

33.3 皮肌炎 374

33.4 获得性鱼鳞病 375

33.5 离心性环形红斑 376

33.6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376

33.7 皮肤瘙痒症 377

33.8 大疱性类天疱疮 378

33.9 寻常性天疱疮 378

33.10 播散性带状疱疹 378

33.11 疣状表皮结构不良 379

33.12 着色性干皮病 379

33.1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81

33.14 银屑病继发鳞状细胞癌 382

33.15 汗孔角化病伴发鳞状细胞癌 382

33.16 硬化性苔藓伴发鳞状细胞癌 382

第三十四章 皮肤病相关综合征

34.1 阿伯克龙比综合征 383

34.2 白化、聋哑综合征 383

34.3 神经淀粉样变性综合征Ⅰ型 383

34.4 非典型性痣综合征 384

34.5 巴特综合征 384

34.6 巴斯道综合征 385

34.7 贝-杜-克综合征 385

34.8 伯纳德-索利综合征 385

34.9 黄甲综合征 386

34.10 比格利是综合征 386

34.11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 386

34.12 布卢姆综合征 387

34.13 肠旁路综合征 387

34.14 类癌综合征 388

34.15 科布综合征 388

34.16 温纳综合征 388

34.17 克雷斯特综合征 389

34.18 克罗恩综合征 389

34.19 卡纳达-克朗凯特综合征 390

34.20 库欣综合征 390

34.2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391

34.22 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 391

34.23 骨肥大静脉曲张性痣 391

34.24 Sj.gren综合征 392

34.25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392

34.26 豹斑综合征 392

34.27 毛囊闭锁三联征 392

34.28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393

34.29 贝克尔综合征 394

34.30 黑发白化病耳聋综合征 394

34.31 布卢姆综合征 394

34.32 念珠菌病内分泌病综合征 394

34.33 心-面-皮肤综合征 395

34.34 肢端紫绀综合征 395

34.35 回状颅皮综合征 395

34.36 齿-眼-皮肤综合征 395

34.37 药物诱发狼疮样综合征 395

34.38 表皮痣综合征 396

34.39 哈钦森综合征 396

34.40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综合征 396

34.41 神经-皮肤综合征 397

34.42 Peutz-Jeghers综合征 397

34.43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397

34.44 斯德奇-韦伯综合征 398

第三十五章 性传播疾病

35.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99

35.2 硬下疳 399

35.3 二期梅毒疹 400

35.4 扁平湿疣 401

35.5 先天性梅毒 401

35.6 脊髓痨 402

35.7 鞍鼻 402

35.8 淋病 402

35.9 非淋菌性尿道炎 402

35.10 生殖器疱疹 403

35.11 尖锐湿疣 404

内容赏析

丘疹

苔藓

水母皮炎

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

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本病于1942 年由 Becker 首次发布。
1971年由Wilkinson 命名为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其发病原因是胰腺 A 细胞肿瘤分泌大量胰高血糖素所引起,以泛发性、游走性环状或回旋状边缘的暗红色斑或条丝状皱裂为特征。
肿瘤大部分位于胰尾,其次为胰体,电镜检查可见肿瘤细胞的分泌颗粒致密、均匀、无晕、大小一致,属A细胞的特征。
皮损可为良性或恶性,发生在黏膜部位多数为恶性,62% 转移到肝脏或脊柱。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的一种地区性流行病。
1957 年,新西兰最先报告本病,以后全世界多有手足口病的传播。
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大龄儿童也可发生。
虽然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可导致少数儿童死亡,所以国家规定本病为丙类法定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发病率高。
在幼儿园、托儿所中容易流行,传播快。
患儿发病后精神委靡,口腔和舌黏膜上有疼痛性小水疱;双手和足也有水疱,面部、耳和臀部也可出现同样的水疱。
一旦发现儿童患病,应填写传染病报告表上报并对患儿进行隔离,患儿宜休息、多饮水,口服板蓝根,应加强对其口腔的护理,皮肤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