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家县级直属分院落户长垣

1月11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以下简称“长垣分院”)揭牌仪式在长垣县举行,这意味着经过875天的筹建,省农科院在全省范围内首家县级直属分院进入了正式运行阶段。

省农科院为何在一个县城单独设立分院?长垣分院承担着哪些科研任务?又将对长垣乃至全省农业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两年多筹建取得初步成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家县级直属分院落户长垣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6年8月18日,河南省农科院与长垣县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以此为契机,双方商定共同建设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
2016年8月19日,省编办正式批复同意设立。

按照规划,长垣分院将在农作物种植资源研究、特色水产研究、农产品加工新产品新技术研究、现代农业智能机械化研究、特色高效农业研究五大方向展开科研工作。

在位于长垣县南蒲街道司坡村,一栋建筑面积为3.5万多平方的实验综合大楼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今年年底即可入驻,而规划1100亩的试验基地也已建成500多亩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经过两年多来的筹建,长垣分院在创新运行管理体制、人才激励机制、学科设置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定粮食产能、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都迫切需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认为,长垣分院的运行将进一步增强服务和支撑长垣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能力,为长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研究学科将不断细化

一人多高的机器,花生从上方倒入箱体后,很快地一颗颗花生仁便从下方的出口流出,而外壳则同时从另一端排了出去。
试验基地里,技术人员向大家展示了花生剥壳机是如何运行的。
据介绍,目前这种花生剥壳机还正在进行调试,改进完成后,其破损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

“传统的花生剥壳机损伤率较大,且以小型居多,不能满足花生制种的需要。
”长垣分院工作人员胡吉邦说,之所以选择花生机械作为智能农业机械研发的突破口,缘于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相关系列机械较小麦、玉米等相对缺少,而提高花生剥壳后的种子完好率,对降低花生种植成本大有裨益。
他表示,待剥壳机试验成功后,将依托长垣县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进行商用推广。

而这只是长垣分院研究成果的其中之一。
据悉,长垣分院根据确定的5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分别开设了一个学科。
除以花生机械为代表的智能农业机械研发外,目前长垣分院还在香料、调味品植物研究与开发(药食同源食材研究)、受控式集装箱与稻田养殖技术研究、特色优质林果研究(草莓、葡萄、梨树)和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等学科方向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由于分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每个方向暂时只开了一个学科。
但随着科研力量提高以及长垣县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学科会根据实际不断细化。
”胡吉邦说到。

科技创新助推县域经济

在揭牌仪式的当天,长垣分院分别与长垣县蒲北街道、卫华农林有限公司、河南厨乡满天星餐饮有限公司签约,他们将在加大优质林果新品种新技术、药食同源中药材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

“我们的科研方向实际上是和长垣的产业密切对接的,并不是孤立的。
”张新友表示,下一步长垣分院将紧紧围绕长垣经济社会发展技术需求,为长垣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时,省农科院也将与长垣县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共同探索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为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和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垣分院的设立必将助力我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长垣县委书记秦保建说,长垣分院将使更多新成果、新技术在长垣落地转化推广,加快长垣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步伐,且有利于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长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