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形考-10319建筑材料
1、不属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是()
2、细骨料用于Ⅱ类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

3、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经验表明,一般以水泥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倍为宜
4、建筑石灰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是根据()成分含量划分的
5、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所有骨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和卵石都采用()指标表示
6、某种材料的孔隙率较大,则其抗冻性()
7、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
8、菱苦土拌和使用时,以()溶液最好
9、正确答案是:受湿度变化导致材料发生变化,受温度变化影响,温度变化潮湿导致材料发生膨矿渣水泥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0、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11、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加适量石膏的作用是( )
1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标准值来确定的
13、混凝土的水灰比值在0.4-0.8范围内,越大,则其强度()
14、以下属于耐久性的物理作用的是
15、烧结砖的质量评价依据不包括。
16、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17、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18、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适宜选择()
19、材料按微观结构可分为
20、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和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超过()的水泥须重新试验
21、用卵石拌混凝土由于和易性会更好,因此强度也会较高。
22、火山灰水泥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23、抹面砂浆的配合比一般采用()来表示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加入早强剂外加剂。
25、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提高
26、一般而言,温度高的试件的强度试验值比温度低的试件的()
27、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优先考虑的外加刺是()
28、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
29、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30、某砂子表观密度为2.50,堆积密度为1500,则该砂子的空隙率为()
31、细骨料用于Ⅱ类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32、温度变化潮湿导致材料发生膨胀是耐久性的物理作用
33、某块体质量吸水率为18%,干表观密度为1200,则该块体的体积吸水率为()
34、要使水泥具有硬化快强度的性能,必须提高()含量
35、配置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不适宜采用的砂。
36、石灰陈伏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37、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指标是()
38、有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水泥
39、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决定性的因素是()
40、当孔隙率一定时,下列构造,()吸水率大
41、紧急抢修工程宜选用()
42、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水泥
43、双快水泥不宜超过个月的储存时间。
44、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45、下列材料,()通常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
46、混凝土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的百分率
47、混凝土的()强度最大
48、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石膏是为了()
49、某工程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裂纹,试分析下述原因中哪项不正确()
50、为了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
广开-形考-10320建筑测量
1、已知坡度的测设时,只能使用水准仪。该表述()
2、已知坡度的测设,采用倾视线法时,不用考虑仪器的高度。该表述()
3、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控制网为方格网或已不设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该表述()
4、坡度线的测设方法有水平视线法和倾斜视线法两种。该表述()
5、由于在测绘地形图时遵行“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所以在施工测量时就没必要再遵行“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了。该表述()
6、施工测量与建筑物重要性有关,与施工方法无关。该表述()
7、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基本相同。该表述()
8、建筑物施工放样的点位精度要比地形测图测定建筑物的点位精度高。该表述()
9、在建筑物放样中,放样点的坐标系和控制点的坐标系不同时,要先进行坐标换算,使放样点和控制点在同属一坐标系内的坐标,才能进行计算放样数据。该表述()
10、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11、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坐标的测设元素是()。
12、关于施工测量,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13、为满足测量成果的一测多用,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测量应采用()
14、建筑物沉降观测常用的方法是( )
15、什么情况下可用悬挂钢尺来进行高程测设?( )
16、高程为建筑物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的水准点是( )
17、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 )两个方面。
18、放样点位的角度交会法是根据()来放样的。
19、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
20、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21、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22、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多,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 )。
23、观测误差根据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偶然误差两类
24、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 )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
25、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毫米位的误差属于( )
26、()不是偶然误差的特性。
2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从表面上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误差称为()。
28、在测站点与两目标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若仪器高度改变,则此时所测得的
29、大地水准面的数量()
30、水准面的数量()
31、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
32、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关系是()
33、图上两点之间距离与其实地水平距离之比称为()
34、欲要求在图上反映出地面上0.1m的变化量,则应选用不小于如下比例尺进行测量,正确的是()
35、加粗等高线是指( )
36、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理论值为零。()
37、闭合导线就是由一组已知高级控制点出发,经一系列导线点而终止于另一组的一个高级控制点。
38、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它保证了球面图形的角度与投影后平面图形的角度不变,所以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经投影后也不会发生变形。该表述( )
39、在面积小于320 km2区域,可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该表述()
40、大地地理坐标又称大地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其基准是法线和参考椭球面,它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该表述()
41、在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赤道的投影也为一直线()
42、经度是两子午面的二面角,纬度是过参考托球面上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该表述()
43、测绘1:1000的地形图时,地面测量平距的精度应达到()
4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从表面上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该表述 ()
45、观测条件的好坏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度。该表述 ( )。
46、在测量上将使用的测量仪器精度的高低、观测者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外界环境的优劣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该表述 ()。
47、观测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的真误差。该表述 ( )。
48、测量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偶然错误两类。该表述 ( )。
49、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是以闭合差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该表述 ( )
50、导线全长闭合差主要是测边误差引起的,一般来说,导线愈长,全长闭合差也愈大。该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