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立足林业资源优势,聚焦林下经济产业管理、技术、销售难题,通过探索管理集成、优化技术服务、放大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激活林下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探索集成管理,壮大产业规模。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培训。同时根据合同约定的标准回收产品,再统一品牌进行销售,形成“种养、管护、产销”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群众发展林下经济“资金不足、物流不畅、信息不通”等难题。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达110.04万亩,产值13.52亿元。
二是优化技术服务,提高产业质效。通过入股分红、股权激励等方式引导本土“田秀才”“土专家”向林下经济产业聚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农技专家、省州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力量,组建林下经济产业科技服务队,实行“一企一顾问、一基地一专家”的技术服务机制,补齐技术短板,提高生产效益。因地制宜,制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技术地方标准,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监管溯源体系,提升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产业科技服务团队共有48人,通过种植技术创新已获“一种高产天麻的环保栽培方法”等4项国家专利。
![黎平县深化“管技销”激活林下经济发展活力(林下经济产业销售平台) 汽修知识 黎平县深化“管技销”激活林下经济发展活力(林下经济产业销售平台)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212952172165499279364.jpeg)
三是放大品牌效应,助力产品销售。利用“苗侗山珍”等地区品牌效应,线上鼓励企业、合作社入驻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云集等国内大型网络销售平台,创建天猫黎平馆、京东黎平馆、中国社会扶贫网黎平生态林特产品旗舰店等林下产品电商销售专卖店,发动“本土网红”开展直播带货。线下在车站、商场和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开设农产品体验店,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黎平县林下农特产品第三方网店3614家,直播主体15家100余人。2023年以来,林下产品实现线上销售金额428万余元、线下销售金额约2.9亿元。
本文来自【绿色贵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