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花在崇明试种成功

据了解,今年锦颖合作社首次引种洛神花取得成功,目前正进入采收期。

走进锦颖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只见墨绿色的叶片衬托着一朵朵酒红色的小“火苗”,还有淡黄色的柔弱“花朵”点缀其间。

初见的人,常会错把“火苗”当成洛神花的花朵。
“它们真正的身份,其实是洛神花的花萼。
”锦颖合作社负责人张斌告诉,通常而言,植物的花萼在花朵授粉完成后就会脱落,而洛神花自然绝非“俗物”,“除了外观上更加抢眼,花萼部分也是洛神花最主要的食用和药用部分。
”如今,人们提起洛神花时,也大多指的是其花萼。

洛神花在崇明试种成功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洛神花最初产于西非、印度一带,其喜爱温暖气候,目前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有广泛栽培。
洛神花不仅美丽,且有着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多酚类化合物和矿物质等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美容养颜等,常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生津止渴。

今年年初,张斌应朋友邀请前往南方,在当地看到露地种植的洛神花后颇感兴趣,追问之下,得知此花喜暖,长江流域鲜少种植,于是买来种苗,带回崇明悉心培育。
因天气和暖、田间管理得当,再加上入秋以来,合作社及时敷设了温室大棚,洛神花目前长势良好,预计11月中旬左右即可上市。

洛神花外形优美,“秾纤得中,修短合度”,适合做鲜切花;花萼生食微酸爽口,可以当作水果;果实采摘干制后,可以做蜜饯,也可以晒干泡茶喝,滋补效果优秀。

多样的用途意味着经营策略的高度灵活,优异的功效带来了较高的附加值。
初步解决“该怎么种”的问题以后,摆在张斌面前的,就是“该怎么卖”了。
为此,他广邀熟人朋友,来合作社采摘品尝,并根据反馈制定上市策略。

在温室大棚内看到,几位女性正挎着竹篮,弯腰小心采撷着花萼。
不多一会,竹篮便装得满满当当。
“洛神花平常是蛮罕见的,这次在崇明看见这么多,感觉还是蛮神奇的。
”市民陆女士告诉,“听负责人介绍,外壳(花萼)剥下来可以用蜂蜜浸泡食用,也可以用来泡药酒,我们打算都试试。

花卉市场的触角则更加敏锐。
在朋友圈分享出“洛神花开”讯息还不到一天,张斌夫妇就接连收到市内几家大型花卉市场和交易商的电话,询问规模和拟上市时间,“考虑到周边地区完全没有规模种植洛神花的先例,价格上面我们掌握着不小的主动权。
”张斌笑道。

在张斌看来,洛神花能观赏能食用还能滋补,完全具备发展出一整条产业链的潜质,今后很可能成为崇明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接下来,锦颖合作社计划继续深入钻研洛神花等高附加值花卉品种的本地种植技术,并通过鲜切花制作、食品深加工技术,积极延伸相关产业,为崇明乡村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子。

张斌从事农业已有20多年,种过蔬菜、花卉、果树,也养过各类禽畜、水产,有过顺风期,也偶尔吃过“败仗”。
如今,经验更加老到的他,选择了一条以技术为驱动,以花卉为主、多种作物及禽畜为辅的生态种养结合之路。

锦颖合作社共有100余亩面积,其中温室设施面积约占一半。
除今年试验性引种的洛神花外,锦颖合作社还种有格桑花、千日红、大丽花等数十种花卉。
合作社内,随处可见放养的土鸡、鹅、崇明白山羊等禽畜,它们以杂草和害虫为食,粪便经处理后能帮助花卉更好生长。

“花卉种植回报率高,只要养护得当,种植周期合理,顺利赶上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张斌说,但另一方面,花卉市场变化更快,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锦颖合作社和市农科院等深入合作,不断改良大丽花等的色彩和适应性;同时构建抗风险力更高的整套生态种养体系,并积极引种包括洛神花在内的优质新品种,尝试影响市场潮流。

港沿镇正着力打造花卉产业高地,这也成为锦颖合作社发展的助力。
“现阶段我们和源怡公司等本地企业有不少合作,大家一起汇聚技术力量,尝试从云南、国外引种更多优质花卉品种,使我们港沿‘上海花港’更加多姿多彩。
”张斌说,就在明年,他计划在花港园区再承包100亩土地,仍然以花卉种植为主。
“我坚信,属于崇明花卉产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朱远哲;摄影:张志豪

编辑:郭王旖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