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幼苗期容易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可用甲基异柳磷、呋喃丹、1605、辛硫磷等喷施或拌毒饵诱杀。喷施时,可与甲基立枯磷混合喷,可同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5月底6月初如连续干旱,可再浇水一二次。每次浇水或降雨之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保墒。
5月中旬以后幼苗叶片容易出现叶斑病,此时可用绿亨一号、多福、 多菌灵等喷施防治,同时可与叶面肥混合喷施,以达到防病壮株的目的。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至9月。
![牡丹播种后的幼苗管理 范文模稿 牡丹播种后的幼苗管理 范文模稿](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093612172688257235194.jpeg)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是为了生产药用牡丹,幼苗生长1-2年即可移栽,株行距为40×60cm,每穴定植1-2株,每666.7m2定植2500株。
如果是为了培养嫁接用的砧木,幼苗可在原地连续培养2-3年,最好是3 年,85%以上的幼苗都可用作砧木;也可以将1年生幼苗起出后按株行距20×50cm 重新定植,再培养2-3年后用于嫁接,这样比在原地连续生长2-3年的苗木的根系庞大,贮存的营养物质丰富,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及增强嫁接苗的生长势。
幼苗移栽时间,以9月上旬(白露)至9月下旬(秋分)为宜。起苗时,从畦一头挖40-60cm深的沟,用铁锨或钗垂直入土,用力将土和苗一起翻入沟中,将苗拣出。
根据株行距及牡丹苗的大小挖穴,栽植时将苗垂直放入穴内,一手拿苗,一手向穴内填土,当土填到2/3穴时,用手将苗轻轻往上提一提,使根顺直,并使顶芽高出地面1-2cm,然后用木棒或手将苗周围的土捣实,边捣边填土,直至穴满。为防旱保温越冬,芽子四周用细土封成小土堆状,一般高于芽5cm左右,翌年 3月上旬(惊蛰)前后,待土地解冻时,应将牡丹之上的土逐渐去除,以利幼芽生长出土。
四川上禾诚邀您写手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详情请微信搜索“scshanghe”订阅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