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城镇位于临港新片区产业区,总面积61.5平方公里,早年间一直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是一个农业大镇。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特别是随着临港开发,泥城也有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泥城已规划20平方公里的装备产业区和10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其中包括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大型船用设备、海洋工程、航空发动机和零部件等大量先进制造业企业,初具工业化样貌。
去年国家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泥城整体纳入了一期开发范围。对此,研究报告提出,泥城应对照国际最高水平,打造标杆性城镇。目标至2035年,泥城地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亿元,年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税收300亿元,地区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人均创造增加值8万美元。人均收入、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医疗健康、科技研发、社会治理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会上,评审专家认为,研究报告提出《全面投入新片区建设 精心打造标杆性城镇》的主旨,展现了对标国际最高水平,追求卓越城填的宏大理想。报告关于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实施先行先试改革,打造国际化城镇的三大定位,规划调整、功能打造、基础设施、城市配套、乡村改造、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等八大措施,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事项等,契合泥城实际,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好的操作性。有关标杆性城镇指标设计科学合理,提出的2035年主要目标可望实现。
评审组指出,研究报告首次涉及自贸区所在地区乡镇街道作为开发主力,共同参与实施国家战略,在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生活配套、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特殊贡献,这是中国特色自贸区建设中的新创举、新内容。报告关于投资、贸易、金融等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如何在街镇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如何率先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上进行改革突破,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做法建议,收集整理的国内外自贸区所在街镇典型案例等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自贸区制度集成创新的内涵,值得各地自贸区借鉴参考。在当前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经济格局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拟可推荐为自贸区最佳创新案例进行复制推广。
栏目主编 许素菲
责任编辑 李伟
图片来源 泥城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