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最早的建筑是在“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发现的,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距今天约7000—5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住的草屋
同一时期的仰韶文化,发育于指黄河中游地区,主要住的是土坯房。目前东南亚(孟加拉)和非洲也有大量的人居住在这种房子中。但是屋顶大多用上了彩钢瓦。
![人类建筑发展历史 范文模稿 人类建筑发展历史 范文模稿](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114016172689001685037.jpeg)
土胚房
仰韶人掘土为窟
1万年至3万年前
展厅没有展示北京山顶洞人居住的山洞,这个更早,距今约1万年至3万年。
穴居(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公元前25000年)
另外公元前13000年前,洛维斯人用巨大的猛犸骨作为承重结构,屋顶覆盖兽皮,如此保暖或许帮助了人类度过严酷的冰河时期;但是过度捕猎猛犸象造成了整个大陆猛犸象的灭绝。
兽皮帐篷
中国最早的宫殿是殷周时代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殷代宫殿遗址。这个宫殿建筑是在夯土的基地上,采用单数柱列、双数开间。但是殿堂居中设柱对使用要求是不合适的,后来改成中轴部分留出更大的空间,左右对称布置柱子。早在西周时期,我国住宅的基本形式已经出现,这可以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交界的周原建筑遗址中考察,虽然遗址是宗祠,但古代的宗祠与住宅类同。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高台建筑,木屋建筑还不很发达,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二至三层。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中国古代宫殿和寺庙大殿最有特色的是斗拱。斗拱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分。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来说,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也喜欢在屋脊放置屋脊兽,也称脊兽。中国古建筑上的走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 、斗牛、行什。
故宫太和殿屋脊兽
屋脊兽吉祥图
中国现代建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超高层建筑物一座座拔地而起。我跟小刀已经看过了北京、上海的高楼,还没去台湾和广州看过。争取早日近距离参观。
中国摩天大楼模型
小刀最爱的中国尊结构图
中国尊
超高层建筑为了保持楼体在大风来袭时的稳定和安全,普遍装有阻尼器。建筑科技馆内有一个阻尼器的模型试验,简单介绍了阻尼器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
阻尼器模拟试验
中国建筑科技馆内还介绍了荆楚建筑历史和为了适应未来生活的建筑想象图。下次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