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押租车、扫码即走、随取随还……西峰城区共享电单车的出现,为市民中短途出行提供了诸多方便,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青睐的出行工具。但在实际运行中,西峰城区共享电单车违规行驶、乱停乱放现象频发,交通安全增添新隐患。如何尽快治理乱象,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近日,对共享电单车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 象

共享电单车骑行乱象重重
近年来,随着共享电单车投放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市民在骑共享电单车出行时,无视交通规则、违法骑行,出现肆意闯红灯、逆行、一车承载多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甚至一些青少年驾驶电单车穿梭在人群车流中追逐嬉戏,不仅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秩序,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9月13日、14日,先后在西峰城区岐黄大道、北京大道、九龙路、庆化大道、南北大街、安定路、育才路等道路的交叉路口观察看到,有的市民在骑行共享电单车时,不按划定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行驶,而是直接驶上机动车道,与机动车争道而行;有的市民两人一组在机动车道并排骑行并聊天,无视身边疾驰的车辆,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减速避让;有的市民把儿童挤在车座前穿梭在车流中;有的市民骑共享电单车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一路疾驰在机动车道上;有的市民过斑马线不仅没有下车,甚至骑行的车速丝毫不减;有的市民单手扶车把,骑行中接电话、聊微信;有的市民骑行中随意变更车道、在双黄线处掉头、闯红灯……更有甚者一辆共享电单车乘坐两人、三人,甚至四人。
除此之外,部分市民在使用共享电单车后,随意停放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市民把共享电单车停在汽车停车位上,有的市民把共享电单车停在机动车道上,影响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还有的市民将共享电单车与摩托车、电动车混杂停放,占据了大部分人行道、盲道,致使行人无法通行。
还发现,不少穿着校服的学生骑着共享电单车上下学,从外表看,大多只有十五六岁。在九龙路,两名穿校服的学生骑着电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并排而行,相谈甚欢。
注意到,西峰区街头的几款共享电单车中,部分电单车车体相对宽一些,坐垫也宽大些,有的还设计有踏板,正是这样“宽大”的车身给市民提供了载人的“机会”。
“有些人骑共享电单车真的让人觉得很危险,一个车上带很多人,骑行过程中还无视交通规则。”市民李静说,她经常在路上看到有学生骑行共享电单车载人,有的骑得很快,而且没戴安全头盔,有的一辆车上载着两三个人,在路上与机动车抢道。
市民姚晓静说,自己的孩子刚上初一,家离学校较远,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忙无法接送,只能让孩子骑共享电单车上下学。“孩子今年才13岁,达不到骑行共享电单车的年龄,我只能用自己的身份证去注册。”
在安定路交叉路口,拦住一辆骑行共享电单车在等待红绿灯的市民,当问他为什么不佩戴头盔时,该市民表示自己没有戴头盔的习惯。在回答着提问的同时,这位市民在车流中找了个空迅速冲了过去。
“现在开车真的很难,除了要注意礼让行人,还要担心随意穿行的共享电单车,防止碰撞刮擦。”市民张志忠说。对私家车车主来说,共享电单车骑行者带来的交通隐患远远高于机动车交通隐患。
监 管
治理乱象需多方协同共治
共享电单车骑行乱象如何消除?采访了交警、市政、车企等部门。
从西峰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公共自行车管理股了解到,为根治共享电单车乱象,西峰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从共享电单车企业引入资质审查入手,制定管理方案,规范电单车投放点设置,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一线巡查督查力量,加强宣传引导,多措并举强化对共享电单车的管理,推动共享电单车规范运营。
为解决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西峰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多次约谈各共享电单车运营公司,引导企业完善运维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共享电单车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共享电单车专项治理形成科学化、长效化的工作格局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西峰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公共自行车管理股股长王继刚说,平时,一线执法人员只要发现问题,会马上通过工作群,发送整改通知,督促运维人员及时清理乱停放或积压的车辆。此外,执法人员也与共享电单车企业形成合力,加强对大型商业区域、重要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学校、医院、公园等人口密集区等重点路段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确保各节点共享电单车停放规范有序。
“现在西峰城区有青桔、松果、蜜果、美团4家共享电单车企业,共投放3600辆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组建了专业维护团队,按照100辆共享电单车配备1人的标准配齐街面秩序维护员。”王继刚说。在日常监管中,对于单月内受理投诉6次以上及月考核评分最低的运营企业,减少配额50%投放运营;连续督促整改2次,月考核评分连续2次最低及单月内受理投诉12次以上的运营企业,停业整改;连续督促整改3次及月考核评分连续3次最低的运营企业,依规进行清退。
庆阳领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负责人秦健说:“作为企业,他们只能呼吁、提倡骑行者一人骑行。尽管车辆有语音播报提醒、车身上也有文字提醒,但共享电单车载人现象仍然拦不住。”
针对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滴滴青桔从8月20日开始,安排专人在城区流动巡查,实时处理现场发现的违停问题,做到5分钟响应,30分钟内处理完毕,同时对市民不文明骑乘共享电单车进行安全劝导。
面对共享电单车骑行乱象,西峰区交警部门从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全力维护市区交通秩序安全畅通。
“共享电单车违法载人、未成年人违法驾驶共享电单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亟待整治的新问题。”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宣传股民警马威武说。从8月份开始,西峰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专门安排部署“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整治工作,重点对此类车辆使用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呼 吁
共同营造和谐文明交通环境
虽然共享电单车方便快捷,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但是部分市民在骑行共享电单车时,交通行为随意性大,逆行、闯红灯、不按车道行驶已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处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13日,西峰城区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42起,其中涉及电动自行车死亡事故2起,电动自行车逃逸事故2起。
了解到,在2起电动自行车死亡事故中,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主因均是电动自行车驾驶者上路行驶时,未在确保安全、道路畅通和转弯时未让直行车辆先行的情况下任性通行造成的。
“共享电单车走机动车道,一方面影响通行效率,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共享电单车没有后视镜、转向灯等配置,加之骑车的市民不戴头盔,如果发生事故,可以说十分危险。”马威武说。市民骑共享电单车发生意外,如果属于交通事故,就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原则,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
“未成年人骑车上路,部分家长是知情的,有的甚至还提供了便利。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一般车速很快,加上不熟悉交通法规,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家长要意识到未成年人骑电动车的危害,不要允许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车出行。”马威武说。
交警部门呼吁广大群众,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市民应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确保交通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电动车驾驶员,骑车上路一定要树立安全文明意识,按照各行其道的原则,严禁进入机动车道行驶,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骑乘人请佩戴好安全头盔,做好相关防护,以防万一。
西峰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市民宣传整治共享电单车乱象的必要性,争取市民对共享电单车规范使用的理解与支持。倡导市民树立文明骑行理念,自觉、有序、文明使用共享电单车,努力打造共治共管共享的治理模式。
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未满16周岁禁止骑共享电单车。如果未成年人借用家人账号骑共享电单车,该公司一经查实将作封号处理。
青桔、松果、美团、蜜果4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提醒广大市民,要做文明的停放者,不要将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不占盲道、行车道等公共区域;要做文明的骑行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走机动车道,不多人骑行,佩戴安全头盔,16周岁以下禁止骑行。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市民石庆宁说。
本文来自【陇东报-掌中庆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