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合格经验|跨考并合格东大电情名大智能系统的不易旅途

点击上方关注 TechLive留日理工同好会,定期获得理工生留日干货资讯。

日本留学合格经验|跨考并合格东大电情名大智能系统的不易旅途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里真心建议大家复习前先仔细研读募集要项,了解出愿和考试的要求,一般募集要项会在考试前三四个月发到官网上,如果当年的还没出的话可以先参考去年的,但最终的还是以当年的为准。
因为近两年电情冬入都取消了数学考试,所以建议冬入的小伙伴可以先从专业课开始复习。

出愿时日语成绩有时候并不是必要的(比如本次的东大电情冬入),但是如果想报考名大知能システム这种只有日语卷的专攻的话,建议至少有N3、N4水平,否则读题时障碍很大。

我出愿的三个专攻里只有东大情理是线上出愿的,其他都需要邮寄,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材料,预留出邮寄的时间。
(我用的DHL,一般1~2周就能寄到)

募集要项需要注意的地方:

出愿时间、需要的材料(有的专攻需要写研究计划书)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报考不同研究科考试不要撞车了)是否需要推荐信(写好以后直接找本科的老师就可以,东大是会发一个上传推荐信的网址到老师邮箱,让老师转发给你自己上传也是可以的)是否需要英语、日语成绩,要求如何(英语成绩送分建议提前1个月左右,日语如果需要找JLPT再送成绩单的话一定要提前2个月以上!

)是否需要提前联系老师(电情的募集要项中虽然写了建议最好至少与1位老师取得联系,但其实并不影响最终考试以及录取。

- 东大电情备考 -

考试时从5问中选择3问作答,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每道题一般有5~6小问,前几问的结果和后面的一般都有联系。
顿号表示从这几门课里选某一个出题,偶尔也会出几门课结合的综合性题目。
建议准备4道,以免遇到怪题。
因为第4问的考点比较广,所以和很多人一样,我选择了备考1235问。

电情专业课考试科目

電気電子回路(电路、模电)

計算機アーキテクチャ、論理回路(计组、数电)

アルゴリズムとデータ構造(数据结构)

情報通信、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计网)

信号処理、情報理論(信号、信息论)

1. 备考时间轴

我专业课复习时间大概是从10月上旬开始的,我是一门一门复习的,复习完一门科目以后就会每周做几道过去问以免全部忘记。
因为日语比较拉,而且在国内买书不太方便,再加上我不是很喜欢啃书(感觉自己有那啥小儿多动症,一看书就走神),所以基本的顺序是先过一遍中文的网课大致了解知识点做下笔记,然后做相应科目的过去问,遇到不会的地方再去补相关部分的知识。
不过对于有一定日语阅读能力的同学我还是建议多看看日语教材,毕竟比较贴合考点。

近10年的过去问可以在官网找到,群里面也有01-10年的(虽然我也是考前半个月朋友提醒才发现的...),链接放下面了。
总之我的建议是多刷、尽量早刷,可以留个几套最后几周用来模拟,适应一下静坐三个半小时的感觉。
东大的过去问我普遍刷了2遍,对最苦手的电路题有的刷了3遍(但依然算不对kuso)。

2. 备考资料

电路、模电

因为本科的时候学得不太好,所以我是直接看的网课,这里我强推一波华科的慕课!
如果有基础的话,重点复习暂态分析以及复频域分析(也就是拉普拉斯变换)的部分就差不多了,不过其他部分也得带着看一下,因为电情也曾经考过二端口网络和求交流电路功率的内容。
参考书的话我用的是邱关源的《电路》,感觉基本不需要看日本教材也可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参考电压方向和中国是相反的,刷几道过去问习惯了就好。

模电的话不需要整个学完,只要了解运算放大器相关的知识,会用虚短虚断就基本可以把过去问做出来了。

计组

计组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一门课,但是日本和国内的考点真的差好多,即使看了一遍国内网课也感觉毫无用处。
这里一定要刷坂井修一大佬的《コンピュータアーキテクチャ》,考点完美覆盖,而且很薄,感觉出题点都是从这本书上扣的(bushi),重点在第四章流水线和第五章Cache和虚拟内存。
不过美中不足是写得太简练了,第一次学可能看不太懂,详细的可以到黑书里面查阅。
相关的视频的话这里推荐王道考研的操作系统第三章(关于内存的分配方法)和另一位up的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四章(关于流水线)。

数电

数电因为有基础,所以我直接看的日本教材,这里还是强烈推荐坂井大佬的《論理回路入門》!

重点是时序电路的设计,偶尔会考到加法减法器这些,认真做完每章的例题和习题考试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不过据说书里面错误比较多,如果发现你的结果和答案不一样,而你也硬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的时候,一般都是你对(确信))。

在听了几节国内的网课以后,我发现国内和日本的数电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国内课程设计电路一般都是直接给你个芯片让你连接各个管脚,而日本更注重分析的过程。
基本套路就是分析题目→画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化简→画卡诺图→画电路图。

数据结构

我本科时虽然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但是没学过数据结构,所以还是选择了看网课。
入门的话这里推荐青大的数据结构课程,老师思路清晰讲话又好听,我超喜欢上这个课的(手动狗头)。
看完网课后我又刷了一遍群里的《データ構造とアルゴリズム(不是五十岚算法书)》,里面有一些常见的算法,复习的时候看起来很方便。
电情比较喜欢考关于图的算法,以及算法的各种优化,但是出起题来还是很灵活的,想要复习好感觉还是比较难。

信号

信号我看的是郭宝龙老师的网课,再搭配吴大正老师的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不用看日本教材也基本够用了。
老师讲得很细致,而且分集比较多,可以挑不熟的地方反复观看。
重点学习三种变换(傅里叶、拉普拉斯、z变换)以及它们的各种性质的推导,采样定理也喜欢考。

和国内不太一样的是,电情不怎么要求对公式的记忆,但是喜欢考察一些性质和定理的推导,早些年的真题里甚至会直接给出公式和变换对(不过最近几年好像慢慢给得少了)。

信息论

电情考的信息论其实不算很难,目前只考过信源编码,比较麻烦的信道编码一般都放到第4问去了,题目一般就是求信息熵和霍夫曼编码,最麻烦的反而是计算的部分。
有基础的同学可以直接看北海道大学的讲义,把例题都看懂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 东大电情冬入试经过 -

今年电情是1.25号笔试,1.27号面试,全员都是线上考试。
在1.22号有一次一个小时的模拟考试,主要是让你提前熟悉考试流程,考生按顺序进场,给监考官展示准考证以及考场环境,然后做几道1+1的题目,按提示上传到指定网站,总之这么弄一套下来正式考试时就不会太手忙脚乱了哈哈。

这里推荐一个免费照片转PDF的宝藏APP“白描”,很清晰而且无水印,不过得提前设置好存储路径,不然可能会找不着。
笔试需要设置双机位,用手机登入zoom,从侧面同时拍到你的脸、手以及电脑屏幕,具体的考试细节考前一两周都会发布的所以不用太慌www。

1.笔试

拿到试卷后快速过了一下题目。
第一题是二阶电路分析,根据图里给的参数写出电路等价导纳的实部和虚部,再画出电流的频谱图,最后求电流大于某个值时频率的范围;第二题是数电,关于猜拳游戏的电路,当时看到满满一整页字+一页电路图的时候内心很崩溃,但是数电题做起来还是很套路的,认真审题一步一步跟着做就好了;第三题是关于数组的题,题目定义了一个数组S4,2={(1,3),(2,2),(3,1)},因为不是书上出现的经典算法,我不是很有把握,最后没选这道题,所以就没细看了;第四题考了二进制消除信道,如果信息论学得认真的话其实是可以尝试一下的;第五题考了傅里叶变换,中间需要用到傅里叶变换的时域积分性质,所以关于三种变换的各种性质还是要烂熟于心,最后一问考察的是白噪声信号频谱图和其自相关函数的关系,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看到题目上写的字母,大胆猜想了一下它们是一对傅里叶对,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写了,最后考完出来发现还真是,后来才发现其实在我看的网课里有提到过(但因为打了星号就没在意,追悔莫及了)。

因为日语不是很好,我是用英语答题的,大概花了30分钟先做了下第一题,但是因为比较难算,我改来改去老是觉得不对劲,所以干脆就先放着了。
又花了30分钟做了第二题。
然后用40分钟做了第五题。
这时大概还有50分钟左右,我又回过头去重新做了一次第一题,因为时间不太多,很害怕写不完。
还剩15分钟的时候,监考老师突然提醒了一下,我更慌了,到最后就草草地看了几眼每个题目的过程,也没来得及验算。

考完笔试后还挺虚的,虽然答满了但不是很确定答案,而且因为没有选算法题,害怕因为这个被筛掉,担惊受怕了一晚上。

2.面试

因为之前就听说了电情的面试很走过场,所以在不知道笔试是否通过时真的静不下心来准备面试。
笔试后的第二天基本都处于一个焦虑状态,把之前写的题目又算了几遍,结果发现第一题最后一问看错表示的变量了,让求的是频率的范围,我竟然稀里糊涂求成了另一个变量,心态更崩了...好在另外两个题我还比较有信心。

1.26当天,除了下午两点(中国时间)公布电情合格的名单,其实还有下午一点公布学环书类选考结果。
本想着就算电情上不了,还可以去学环碰碰运气,结果下午一点,我人傻了,万万没想到书类直接就被鲨了,心直接凉透。
看考号至少筛掉了2/3的人,我猜想是因为我的托福成绩太低,研究计划书太水。
总之,电情突然就变成了我东大梦的最后一个希望了,我愿称那一个小时为我的修考至暗时刻。
大概哭了有三四十分钟,累了,就打开b站麻木地刷视频,但一点也看不进去,就这么一直等到了两点。
因为太过紧张,甚至找错了网站,在官网找半天都没看到合格名单,才意识到好像是发在给冬入考生单独的网站上。

公布完了合格名单,我也终于可以安心准备面试了,但距离第二天面试也不过十几个小时。
早上9点钟开始的面试,因为我是第6个,我猜想至少要等一个小时才会到我,所以就挂着zoom练稿子。
9点40的时候,zoom界面突然跳出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想着应该是让我先进去到等待室准备,然后再接到面试房间吧。
结果我一进去,五六个老师齐刷刷看着我,给我直接吓懵了,赶紧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跟老师问好。

上来老师先问了准考证号和名字,然后问我会不会日语,我连声说会的会的。
结果老师突然就问我觉得之前笔试考得怎么样。
但不幸的是这一部分我准备的是英语,我只能默默地问老师 那个...能不能用英语回答(太sb了)。
然后我就先老实认错说第一题最后一问看错题目了,因为太紧张、计算量又大,最后也没来得及验算,但是其他题我觉得做得挺好的。
然后老师说可以可以,那你现在在哪儿啊,在做些什么?我说在中国,在名大念研究生。
老师愣了一下,问那你也考了名大咯?我说是的,但是东大才是我的第一选择。
然后老师又向我确认了一下,如果两边都合格的话会去哪儿。
我一看老师表情不太对劲,赶紧辩解,又是狂吹一波东大。
最后另一个老师问了一下我以后想做什么研究。
说完就让我滚了。
出来发现才刚刚过去5分钟,也没聊得很深入,特别是想到老师刚才的反应,就更担心了。
但也没时间难过了,后面要赶紧准备名大的考试。

最终公布结果的时间距离考试也是有20来天了,说实话真的挺难等的,放榜的时候我也紧张得一批,万幸的是最后通过了,面试只刷了1个人。
所以从结果来看,或许面试确实和前辈们说的一样挺水的,可能老师只是想见一见你,看看你是不是个正常人类吧(bushi)。

- 名大知能备考 -

上图是冬入试的考试内容,可以看出与夏入试不同,冬入是不考编程的,而且答题时间也大大减少。
其中包括20分钟的口述试验(笔试)和10分钟的口头试问(面试)。
笔试题目分成两个部分,解析·线代、概率·统计。
每一部分有2~3个题,会有8分钟的时间作答,剩下2分钟是在摄像头前展示答卷。
虽然一般不会考察到非常难的考点,但是时间真的很紧,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做题的熟练度,尽量做到看到题目就开始动笔写的程度。

在复习时可以使用历年夏入试的过去问进行练习,考点基本是一致的。
这里需要注意,名大现在的官网上只有从17年至今的过去问,而旧的官网有08年~16年的过去问。

因为我主要备考的是东大电情专业课,数学部分只是草草过了一遍就直接上过去问了,经验也不是很多,更详细的还是建议到别的佬的帖子里学习。
这里我的备考经验只是供大伙儿参考一下,但尽量还是不要学我嗷,建议备考时间还长的同学认真进行系统的复习,不要只针对过去问复习!

近些年名大也开始改变套路了,会考一些以前从来不考的知识点,而且出题方式也变灵活很多,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呐!

备考过程

微积分

微积分考点和国内考研类似,我是直接刷了一遍张宇,感觉中值定理那些证明题一般不会考,所以没有认真听这一部分。
然后又做了一遍寺田文行的《演习微分积分》上面的例题和习题。
名大历年比较喜欢考多元函数的极值、三重积分和曲线曲面积分。
而今年冬入突然考到用定义法求偏导,打了很多人(可能只有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还是那句话,认真复习,不要偷

线性代数

名大的线代题目非常的套路,基本围绕着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展开,做两套过去问就能上手了。
我只刷了一下张宇的特征值和二次型部分,感觉差不多够。
不过还是推荐有时间的同学看一看MIT的线代网课,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www

微分方程

日本的微分方程学得比国内高数的深一些,直接生啃日语教材的话我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所以是在b站先看了一下宋浩老师网课再开始做过去问的,个人感觉看第二章就基本够了。
不过后面发现其实也没有很难,因为每个小问都会给到提示,按顺序一步一步做就好了。

复变函数

参考了前辈们的经验贴,在复变函数方面我只看了这一个网课“《复变函数》基础知识全解析,适合0基础的同学快速学习”,看完第一章和第五章就能够应付基础题了,更难一点的此处我是直接选择放弃了()

概率统计

我是先刷了一遍张宇的概率统计,再到《大学生の確率統計》上面补一些没学到的知识点。
名大的概率论的范围还是有点广的,比较喜欢考的知识点一般有多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区间估计,可以多找一些题练习。

- 名大知能冬入试经过 -

名大知能冬入试分为口述试验(笔试)和口头试问(面试),今年可能因为人比较多(43人),两场是分开进行的,我的是早上8:30和下午1:00(中国时间)。

需要注意的点有:

面试前需要提前准备一个至今的研究经历的简介,面试的时候屏幕共享给老师考试须知里的原话“笔试时可以用英语或日语回答,但是面试时不能使用除日语以外的任何语言”,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练习好日语,即使不能流利地进行对话至少也要把日语面试稿背的滚瓜烂熟

1.笔试

笔试需要提前准备几张白纸以及一支记号笔(不要太粗,不方便写)。
据我所知,笔试是把考生随机分成了三个考场,大家会一起进入一个大的等待室,然后按考号从小到大顺序进到小房间做题。
题目分成两个部分,解析·线代、概率统计。
每一部分会有8分钟的时间作答,剩下2分钟是在摄像头前将你的答案展示给考官,老师一般不会多问,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2.面试

进去以后大概有五六个老师,但除了看上去像是总负责人的主面,其他老师都没开摄像头。
然后就是例行公事地问了准考证号和名字、本科在哪个学校上的、志望理由、毕业以后的打算、报没报别的学校、接不接受调剂这些比较普遍的问题。

关于报没报考别的学校这点其实我还挺纠结的,因为名大面试时东大的结果还没出,我有点担心因为同时报了别的学校而影响到名大的结果,但是老板平时对我也挺和蔼的,我也不愿意骗他,所以最后我还是老实说了我还报了东大(但当然还是要吹一波名大的,我当时直接摊牌说了,名大知能太卷喽,我怕我考不上所以多报点学校增加一些上岸的可能,老师也表示能理解)。

然后主面老师没啥话说了,就问别的老师还有没有问题。
因为我之前回答有读博的打算,所以我老板又问了我博士毕业以后想干啥,修士阶段主要想做什么样的研究。
然后面试就结束啦,刚刚好10分钟。

回顾这次修考的经历,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也感谢家人和朋友们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

修考的过程是孤独和痛苦的,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但也一定不要放弃,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能坚持到最后就已经很厉害啦,努力一定不会白费的,相信大家都能如愿以偿、顺利上岸!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