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起步发车就发生了碰撞,队友的兰博基尼和我的保时捷轻微摩擦,但因兰博基尼的碰撞点在尾部,车子轻微失控,差点撞墙。我歪着方向盘跑完全程后,队友冲上来发生了一点肢体冲突。
男人之间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得很直接。
随后赛会视频显示,是兰博基尼左边的赛车向右靠,兰博基尼下意识向右打了一把方向导致撞上我的赛车。这种情况在赛车里每天都在发生,但不是每一位车手都能准确复盘当时的情况。

很多人好奇如果发生碰撞,接下来的事情会如何处理呢?
摘下头盔就开干的情况很少见,赛场还是一个绅士运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至于太较真,说破天了也就是钱和成绩的事情,倒也不是过不去的事情。
一般来说情况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气发火,这时候车队经理就很重要了,把人劝住是第一要务。在车队休息室里,几乎每个车手都会把问题归结到对方身上,这不是对人品的评判,而是说在紧张的赛事中,一个小动作引发连锁反应,坐在方向盘后的车手不一定能完全复盘当时的情况。这就需要第二阶段的取证了。
幸亏有高科技,赛场里有很多摄像头,车内也载有Gopro、Vbox等设备,第二阶段的工作则是取证,投诉到仲裁也罢,还是赛会发起调查也罢,在电脑面前,车手们面对的是事实,裁判根据赛事的规则进行相应的评判,这就像是法院打官司,不服可以上诉,依据就是赛车的规则。
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执法尺度,例如China GT里碰撞不是小事,但在其他一些比赛里,规则对碰撞的定义就更宽泛了——如果一两百马力的小车完全绕圈圈,观众也会无聊的,允许合理的冲撞,会让比赛变得刺激很多。
第三阶段各有各的怨言,无奈判决已出,一般来说是成绩被罚,被撞的发个朋友圈,撞人的多半沉默,偶尔也有被撞的委屈一点儿发个朋友圈质问一下赛会和仲裁,但大势已定,服不服就看自己的了。
车损算谁的呢?一般来说都是车损自负,各修各车。赛车多半是没保险的,所以如果是把车顶翻了也自认倒霉——极限运动本身就是要签生死状的,玩不起就别来,针对GT等高级别赛事,也有一些保险在,一站几万块钱,保险额度有限,就没法跟民用车一样往4S店一丢完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毫无责任,有绅士风度的车手下来会第一时间道个歉,握个手,这事就算是不往大里整了,好的会把对方的车修了,或者回头找个理由把钱给了。我遇到搞笑的事情是车手还在场上跑着呢,被撞车的车队经理已经预估了一份车损清单,交代助理在领奖台等着,递过去一张车损单:“自己撞的车,自己把单埋了!
”
在China GT的赛场里,这种碰撞不是太像小房车那么常见——如果撞大一点,一套兰博基尼的赛车保险杠轻轻松松花掉十万块。再任性的车手也会小心避免,即便是杀红了眼也不至于两败俱伤。
注意!
这个阿斯顿马丁的保险杠,修理的成本就高达20万元人民币了
而在我之前跑小房车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司空见惯了。
讲个故事,跑方程式的时候,车子太脆弱,一点碰撞都经受不起,在遇到几起撞车、碰撞之后,自己就长记性了,看到身边来车第一时间选择避让一把,只有预算充沛的车手才会选择一脚油硬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避让的条件反射。第一次开房车的时候足足被这个阵势吓着了——乌泱泱二十台车的乱战,我本能选择避让,把自己都让到赛道外去了,那时候心里才知道:我的妈啊,原来大家都这样开车的!
在赛道上,要么是开火车的方式驾驶,前后保险杠相连;要么则是哥俩好的方式并排,隔着玻璃都能看到另一位车手的咬牙切齿。
插个段子,带着后视镜结束比赛是很丢人的,这意味着你根本没和人缠斗。
年初的练习,我把闫闯的车屁股撞没了,好在只修了四五千
撞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要么是一顿大酒喝过去了,要么就是一道梁子结下了,赛车场都这样,毕竟冠军就一个。
男人的表达,本来也应该是直接的,其实看上去也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