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内容是鱼卡站6、7股道接触网绝缘子清洗,刘鹏负责驻站联络,李佳男负责现场防护,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及时避让邻线来往车辆。”王永福说。
再次互相检查着装、安全带和工具材料,一切都已准备停当。7时整,满天霞光中,接触网作业车缓缓驶出接触网工区,从敦煌铁路大柴旦站开往40公里外的鱼卡站。按规定,他们必须在作业开始前一个小时到达作业站待命。
大柴旦地处柴达木腹地盐碱地带,春夏干旱少雨,秋冬沙尘肆虐,且空气中盐分较高。入秋以来,柴达木地区早晚温差增大,沙尘、扬沙天气明显增多。

因接触网工区管辖的大柴旦、鱼卡、马海站长年办理煤炭发运业务,被大风扬起的沙尘、煤灰,极易附着在接触网绝缘子上,遇有雨雪天气,便会凝结成一层结晶体,导致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给列车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为此,从7月底开始,西宁供电段抽调精兵强将,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对管内大柴旦到鱼卡区间及车站的接触网绝缘子逐段、逐个展开“除污”工作,通过给接触网“洗澡”,来消除沙尘、煤灰对铁路安全造成的影响。
7时50分,作业车到达鱼卡站。经过紧张的现场准备,9时整,“天窗”命令下达,作业车驶向6股道,清洗正式开始。
头戴笨重的安全帽,身裹严严实实的绝缘服,脚穿厚厚的高帮绝缘鞋,职工们全副武装,像一个个冲锋陷阵的士兵。随着太阳升起,气温上升,他们很快就汗如雨下。
作业车以低于5公里的时速缓慢移动着。大家两人一组,手握高压水枪,对着6米多高的接触网支柱上的棒瓷、腕臂细心冲洗。对于线路外侧无法够着的绝缘子,他们只能爬到支柱顶上用手擦洗。
作业现场,水枪的“呲呲”声、对讲机的应答声和作业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水枪喷出的水柱,在半空中划出两条美丽的白色弧线,四下弥漫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11时整,2个小时的“天窗”宣告结束,作业车缓缓停靠在鱼卡站7股道中间。摘下安全帽时,职工们的头发被汗水粘连成一片,汗水顺着脸颊滚滚而下,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
按行车组织,要让客车和货车优先通行,作业车还要在鱼卡站等待1个多小时。略微擦洗一下满头满身的汗水,职工们开始在车上吃早饭。依旧是简单的老四样——矿泉水、大饼、榨菜和火腿肠,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坚守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青海站(青藏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赵风斌 张磊
来源: 人民铁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