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新希望集团带来的“AI养猪”技术赚足了眼球。
据介绍,该技术对栏舍里的每头猪匹配一个专属ID,ID能够记录和监控猪的数量。栏舍的高清摄像头还可以对猪仔的毛发和行为状况等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判断每头猪的身体状况和生长情况。
近日,在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养殖场也发现了类似的养殖场景。
![生猪养殖开启“智能模式”(生猪养殖养殖场新华网猪场) 汽修知识 生猪养殖开启“智能模式”(生猪养殖养殖场新华网猪场)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134707172162722752674.jpeg)
与传统猪舍“脏乱臭”的环境不同,这里的“二师兄”们享受着“超五星级”的生活待遇——配备有养殖巡检机器人、3D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走进圈舍,只见棚顶轨道中,巡检机器人密切注视着“二师兄”们的饮食起居,通过对“二师兄”们的声音、体温、进食量、运动量等数据的捕捉、分析,养殖场的兽医、饲养员可随时掌握它们的健康状况。
据该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这里还通过饲喂机器人实现无人值守喂食。系统通过“猪脸识别”技术来指导投喂饲料,既能减少浪费,也能结合实际选配粥料,提高猪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过去,一名饲养员能管理200头猪。如今,有了这个智能投喂系统,一人可以管理800头猪。
300公里外位于长春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根据实时传送的猪场温度、湿度、氨气含量等信息,远程指导猪场工作,并开展数据分析。
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慈航镇大塘村,一座占地150多亩的种猪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该公司负责人曾民告诉,该猪场能年出栏生猪12万头,明年1月将正式投用,明年9月左右将有第一批生猪出栏。
目前,该养殖场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采用AI人工智能养殖技术,通过轨道机器人和红外摄像头进行监测,再通过数据分析,每只猪的身体状况和生长情况尽在掌握。
曾民表示,该养殖场的饲料采用专用罐车配送,并用管道直接运送至自动饲喂系统,生物安全防控能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高科技的运用将为企业筑起疫病防控的‘防火墙’,也将大大提升养殖效率,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曾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