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多少本科大学

太原有20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学院、山西警察学院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1山西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3中北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4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5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6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7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8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太原市本科9太原学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10山西警察学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11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2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3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4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5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6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7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8山西工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本科民办19太原工业学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20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二、太原学院简介

太原学院地处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太原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太原学院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太原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9月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撤销原建制并入。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教学工作接受山西省教育厅指导。

太原有多少本科大学 育学科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学院位于我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唐槐产业园区南端,毗邻萧河产业园区,是太原市与晋中市“同城化”建设的枢纽区域,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学院借助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探索办学模式,对传统的在产教学研体系以及服务城市的功能进行提档升级。

学院基础设施优良,办学条件优越。学院汾东校区规划用地1828亩,现总占地面积1308亩,由汾东校区、坝陵校区、府东校区、滨河校区组成。校舍建筑面积34.47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04万元,馆藏图书130万余册,电子图书424万册。

学院现有教师95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优秀人民艺术家”1人,教授2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28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3%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1%以上。现有17个系,2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公共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公共实验中心),1个继续教育学院。学院本科专业33个,专科招生专业26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人数16423名。

升本以来学院科研意识逐渐增强,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247篇,省级以上课题立项121项,并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零的突破,出版专著(译著)119部。全体教职员工秉承“博学、弘毅、力行、至善”的校训精神,立足教学、强化科研,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服务城市发展、城市转型、城市提升为契机,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持续推动综合教育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学院重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形式日趋多样。现已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院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培养、师资交流、学术科研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进入新时代,太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深化产教研融合,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把学院建设成为贡献度更高、特色更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太原师范学院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500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现有教学院系20个,本科专业56个,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11门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践教学成果丰硕。师范专业学生参加“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多次荣获特等奖,行知舞蹈团登上人民大会堂“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欢会舞台,行知合唱团多次与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团体合作演出;一大批学子在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

学科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学校现有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培育),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近3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08项;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理论类)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81项。主办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学术期刊。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艺术学理论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2个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师资实力显著增强。现有专任教师1036名,包括教授110名,副教授32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4名,硕士生导师331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1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名,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名,省教学名师11名,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7名。

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与我校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外高校达26所;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上百人次来校讲学,并选派优秀教师70余人次到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或开展学术交流。

附属中学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敦品励学”的校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中高考成绩名列太原市前茅。

学校行知文化育人特色鲜明,被全国陶研会授予“全国优秀陶研学校”称号;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行知文化育人”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连续两次荣获“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获批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太原师范学院如同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在世纪首航的波翻浪涌中高歌猛进,执着前行。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资格;

2010年开始建设新校区;

2013年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同年入驻新校区;

2014年正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1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正式列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更名大学”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学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科学谋划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展望未来,学校将以“更名大学、建设博单”两大目标为引领,着力以教师教育为本,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推动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建成省内前列、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