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佳木斯深空站给我传达了指令
让我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飞行
顺利完成自己的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状态棒棒的!
上一期我给大家介绍了
守护着我并且给我传达指令的
三大“站将”
(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
关心我的小伙伴可能很好奇
我是如何与他们联系完成跟地球的“通话”?
今天就来告诉你我们“通话”的小秘密!
我在太空中飞行可是带着任务的
将获得的信息发送给地面的科研人员
需要利用电磁波发射装置
将电磁波信号发射出去
“站将”身上的接收天线时刻准备捕捉信号
我发射的电磁波就携带信息来到了地球
那么问题来了?
我是通过身上的哪部份与地面联系呢?
我由两部分组成,圆圆的大脑袋叫做“着陆巡视器”,而下面六边形的部分叫做“环绕器”。为了和三大“站将”保持联系,我也要有所准备,在六边形环绕器的侧面有一个挺大的“锅”,这是我的高增益天线,相当于我的“耳朵”和“嘴巴”,把它随时对准地球,就可以保证我随时汇报工作进展、接收地面的指令!
想要和地球顺利联系
小小口诀要记牢
“别着急,等等我 !
对准方向,找找我!
”
我和地球的最远距离能达到4亿千米,电磁波信号的光行时(指电磁信号在发射和接收之间传播的时间间隔)为22.22分钟。也就是说,地面传给我需要22.22分钟,地面收到我的回复也需要22.22分钟,所以请保持耐心,坚持到44.45分钟后……
按照相对速度每秒10公里考虑,经过22.22分钟光行时后我已经运动至1.3万千米外,如果地面站还是对准当前我所在的位置方向,我肯定收不到地面的信号呀。所以精准计算出我未来所在的位置方向,经过22.22分钟光行时,就能保证地面的信号我刚好能接收到。
找准方向示意图
你们知道吗?今年年底前
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
即将在喀什深空站正式投入使用
并应用于“天问一号”任务中
天线组阵接收技术是利用地面多个天线组成天线阵列,将各个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成,从而达到增大天线口径的效果,实现遥远距离信号的有效接收。该天线阵由现有的1个35米天线与3个新建35米口径天线共同组成,这使得喀什深空站测控通信数据接收能力达到与佳木斯深空站66米深空测控设备相当的水平。
佳木斯深空站66m、 喀什深空站35m、阿根廷深空站35m深空测控设备
保障好通信,我的“探火”之旅才会有意义
不仅可以在预定轨道上顺利飞行
还能回传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我和地面如何“通话” 你现在get了吗
我是“天问一号”,我的旅程正在继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