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造价师

昨天我面试一中年女性应聘者,看其简历,极简单,无所做业绩介绍,只笼统地写上“编制、审核过大、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类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投标报价、造价咨询等业务。
”她拥有注册造价师证书、中级职称证书和本科学历证书,这符合公司招聘要求(我公司因为过于强调实战水平,所以注册造价师数量不足),否则,可能面试机会都没有。

她98年已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国家97年才实行造价工程师注册制度。
但听其介绍,并没有做过多少项目,在新疆做过些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之类几个项目后就转到技术部门,我猜测可能造价做得并不顺或做得并不好,否则,怎么会去做技术呢?做技术的转做造价的倒很多。
我问她转行原因和在技术部门具体做些什么?转行原因她语焉不详,我也不深究。
她在技术部门也不过是做些下手和辅助性工作,如编技术标做做资料文档之类的低端工作,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

07年她来到上海工作,并没从事造价业务,我问其原因,是对上海定额不熟,原来用的是全国基础定额,其次是对软件不熟,原来用的广联达,上海用兴安。
我说,如果是熟悉造价业务,不管是任何地方的定额,都应该很快上手的,专业有通用性特点,各地定额或有差异,但只要看一下定额说明就不难掌握。
人对知识应该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但她说上海的定额太难,至今仍没掌握,所以她曾转行去做营养顾问,现在沦落到从事家政服务业,我并没有职业歧视,专业不对口的也很多,并且,这也是职业自由选择权利,但我想一个本科毕业的造价工程师做家政太离奇太可惜太意外了。
不过,这虽不具有普遍性,但也绝非个例。
我遇见过许多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其实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从事本行业本专业工作,他们把证书注册和挂靠在相关单位,有挂靠费,一年约2万左右。
与“挂靠”相并列的另一现象是“枪手”,“枪手”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否则,没人找你做啊,倒不一定有证,这在无形市场交易。
反正,有的是有名无实,有的则有实无名,怎个乱字了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造价师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她比较诚实坦率,我曾听人说起过一个离谱的造价师故事,某君持造价师证硕士毕业证高级职称证,应聘一房地产公司成本部经理一职,上岗后一直关闭在独立办公室内,对下属造价事宜不顾不问,偶有询问者,也答非所问。
一日,老板到其办公室商量造价事宜,竞不能答,老板逐之。
这不是笑话,是真实的故事,招聘不要只看简历和证书,应先考其业务能力,过关后才签订劳动合同不迟。
如果她包装一下,应聘造价主管,遇到唐僧式招聘官,极有可能蒙混过关的。
当然,在我这里是过不了。

现在她可能在家政业做得也不怎么样,想想还是重操旧业,她告诉我“还是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所以自费购置了上海定额和兴安软件,决心很大,但不知能坚持否?从她的工作经历和职业生涯看,她似乎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频繁地跨行业变换工作,没有专注,所以不会成功。
她说,“如有合适机会,我很快能够成长起来并能独当一面。
”看她决心如此之大,公司决定给她半年实习、培养和试用时期,如果她悟性好肯用功,半年后能独立工作就留下,如仍不能胜任,就只能走路,并且,此生,她可能永远与造价业无缘。

我对她说,我们公司不太看重一个人的学历职称和证书,实力和能力是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唯才是举,而非学历论证书论。
我在行业内遇到过许多学历不高的高手,他们有的只有高中学历,但已经做到专家级骨灰级,他们的成功之道一是终身学习不断充电,二是丰富的工程经验,他们无一例外来自施工一线,长期在工地现场,三是人聪明悟性好,聪明与学历无关,有些高学历者其实智商并不高,有的还很愚蠢,但因为学历高,自以为聪明,结果,一事无成。

国家造价师注册制度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但考核的方式可能是错的,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却没有或者说很少,结果,不会造价只会考试的人反而轻而易举地取得造价师证书,而一些真正精通造价业务但不太会考试的人反而难以取得造价师证书,即证书与能力完全背离。
相对于考证,独立思考、创造冲动和积极进取更重要。

中国式考试已成为一个产业,它有庞大的利益链条。
考试虽流于形式,证书却是有价的,因为企业资质与执业注册数量挂钩,有些人考证不是为执业,只为注册从而收取挂靠费,这种考试还有什么意义?简直是制造不正之风!
题越出越难,很难通过!
可是试题泄露和作弊让大量南郭先生通过!
社会越来越变态!
考试最大的恶果是让中国人只会背“标准答案”而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我仍认为考证除了商业利益,其他作用不大,作家并没有作家证,作品才是作家唯一的证明。

天津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造价专业的学校,全国造价师考试题目也由其设计,我去过天津理工大学(是为软件开发项目之事而非造价事宜),与尹贻林教授吃过饭留过影。
造价专业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性政策性条文性概念性东西其实不必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这些只要了解就行,爱因斯坦曾说过,凡知识通过探索查阅能获得的均无需记忆。
理论是灰色的,并且理论的东西是需要经常推陈出新,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对实践没有指导性或指导性不强的理论其实是可以不必理会的,不能作为应知应会内容,无用的东西或者淘汰的东西太多,反而挤占学习其他有用知识的时间。
这些记忆性东西,死记硬背即能通过,但考出来了又怎么样?还是不会做!
所以就违背了考试的本意,好像是为考试而考试,考试成目的而非手段。

如果让我来设计造价师考试,除了一些应知应会知识点外我主要出些实践性强的题目,如让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工程完整的预算,包括算量、套价,还出些有针对性造价案例,这些不能依靠死记硬背,只能靠真本领,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来不得半虚假。
如果这个能考试通过,从事造价工作一点问题也没有。
学以致用,考以致用。

造价其实也不是很复杂,但可能很繁琐。
如首先要看懂图纸,对图纸理解正确。
其次是能正确计算工程量,不多算不少算不漏算不错算,不要明显的正误差和负误差。
第三是定额套用基本正确,不漏项不高套不错套不少套。
第四,费用取定要合规,费用计算政策性很强,所以不能与规定有任何出入。
然后是人材机询价,要熟悉市场行情,对人材机价格波动敏感。
这些是基本的,造价与任何专业一样,学会不难学精不易,向高端发展永无止境,如造价控制理论方法招标策划合同谈判造价预测造价理论研究等等,同时还需要有建筑学经济学法律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总之,功夫在诗外,任何一行做到大师级,必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专注于此之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