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原厂的设置,的确是最适合绝大多数综合路况的。但如果你有特殊需求,那就要对某些性能做出改变,但同时也会牺牲掉其它方面的性能,这就是改装,利弊是共存的。
就拿悬挂系统来说,最开始有玩家把弹簧切短,再到后来改装版减震的出现,之后再换防倾杆,改强化衬套换轻量化的摆臂、拉杆等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但如果有幸你坐过一次,你会发现这种车侧倾非常微小并且转向异常精准,在动态上与原厂几乎判若两车。
但我们只是家用车,想改善一下侧倾有没有什么简单点的方式?毕竟换了那种硬邦邦的减震颠簸的太酥麻女朋友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重点,悬挂系统中的防倾杆该出场了。

首先,假设没有它汽车能不能行驶?是可以的,但这时你想抑制车辆的侧倾,就要加大弹簧和减震的硬度。这样有两个副作用,第一是减震效果会降低,行驶时车身会很颠。第二是由于减震的吸能作用降低,会让车辆的动态过于灵活,并且更容易出现打滑。(这就好比山地自行车与公路自行车的骑行感受)
倾向漂移的改装车就是利用了这一点。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那些漂移赛车以那么快的速度漂移过弯车身都没有侧倾,换正常车早就翻车了!
但这种车完全没有舒适性可言。
我们正常的汽车,如果你向右(向左)转向,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会向左(向右)倾斜。而防倾杆的存在,则可以抑制过弯内侧车身的上扬以及外侧车身的下降。这样一来我们会感觉到转向时车身很平衡,轮胎也更加的贴服地面。
如此一来,防倾杆可以分担一些减震的防侧倾作用,所以可以适度安装比较软的减震和弹簧,以保留车辆整体的舒适性。但由于防倾杆的安装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一般都出现在独立悬挂上。
扭力梁式的非独立悬挂由于自身结构原因,其本身就有一定的防侧倾作用,所以一般不会再存在单独的防倾杆。正是基于这一点,独立悬挂和扭力梁悬挂谁的操控更好并不能简单定论,它们的主要差别还是在舒适性上。但如果论改装,独立悬挂可以做到更进一步的轻量化,从而提升操控性,这也是很多性能爱好者喜欢独立悬挂的原因啦。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减少车辆的侧倾,可以考虑单独改装一套防倾杆,并且在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来你改装了,也并不是验车需要的检测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防倾杆的改装件都是针对特定车型单独开发,专车专用。所以建议选用一些知名品牌的大厂部件!
防倾杆这种东西是要经过设计计算和测试的,并不是越粗越好,强度过大也会对车辆的操控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安装它需要拆装悬挂,改装后一定要重新去做四轮定位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