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发现小隐患
江浩曾经是高速交警,文笔不错,因为向媒体投稿缘故,与相识有十多年。前段时间,听说他已调到支队任交通管理科科长,平日里经常和科里同事开警车上路找问题,成了“找问题”的警察,就一直想看看他是如何找问题的。
1月23日中午,正在支队食堂吃饭的江浩接到电话,听说想感受一下他们的工作,当即约过去,利用中午时间上路看看。

“我们原计划下午要去看看有个占道施工的地方,临时接通知,下午要去寿县参加一个督导会,也只好用中午时间去看了。”中午12时45分,在交警支队大院,江浩向介绍了开警车的90后民警是交管科副科长黄晓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双学士学位,回头可以找他聊聊淮南的交通管理情况。
“在我们支队的警车中,我们这辆警车跑的公里数相对较多,几乎每天都要跑点调研,去找需要解决信号配时、路口渠化、安全隐患、道路开口等等的道路交通问题。”黄晓磊说,找出问题进行优化,是交管科的日常工作之一。
随后,大皖和两位警官来到朝阳路与淮舜路交叉口,看到由东向西的非机动车道被施工占去一半路面,透过围栏看到地面已被挖开,几名工人还在基坑里挖土。“这里施工前,我们就提醒了施工单位一是要设置通透式围挡,保证行车视距;二是要在来车方向摆放反光锥桶,做一个弧线引导,提醒避开前方施工现场。”江浩边说边走向来车方向,结果发现通透式围挡按照要求设置了,但是路上只有一个反光锥桶,而且是贴着围栏摆放,当即拿出手机拍照,传给施工单位负责人。
江浩发现占道施工现场只有一个反光锥桶。
“占道施工中的小隐患,往往也能酿出大事故,晚上光线不好,骑电瓶车的人如果不注意,车速快来不及躲避,撞上围栏、挡板就麻烦大了。所以我们无论是支队还是大队对占道施工的监管是全过程的。”江浩提醒该负责人要立即增加反光锥桶,按规定摆成引导弧线形。十分钟后,“占道抢修微信群”中反馈了整改后的图片。
观察车流随时优化信号灯
为解决主城区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淮南市把学院路向南延伸,修建了铁路下穿桥与洞山路连接,交通安全设施也同步配套进行了施工。
当日下午1时许,大皖又与两位警官来到学院路与舜耕路交叉口的西北侧交通信号灯下。
“这段路通车快一个月了,我们每天都观察周边路网的车流量,随时优化调整附近几处信号灯配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让车辆通行更流畅。”黄晓磊边说边拿出钥匙准备打开交通信号灯控制机,结果发现保护控制机的不锈钢围栏小门开口靠近机动车一侧。一旁的江浩提醒这个门向外打开后,影响机动车通行,存在安全隐患,要让施工单位改一下门的方向。
之后,黄晓磊结合上放学、商场高峰等不同时段对沿线5处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进行了核查和优化,并向介绍了前期对车道分布、主辅道衔接、中央隔离封闭等交通组织调整的情况。
民警在调整交通信号灯时间。
江浩告诉大皖,近年来,淮南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全国各地的车辆增速远远快于道路、停车场设施的配套建设,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道路通行压力不断加大,交通拥堵现象将由目前的部分点段、重点时段向全域常态化方向发展。在现有道路条件下要挖掘通行潜能,在住建部门打通小支路的前提下,交警部门不断优化和改进交通组织,让城市的交通尽量适应群众的需求。
了解到,淮南交警部门已根据各路口节假日、早晚高峰实际车流量等特点,对全市重点灯控路口优先考虑主干道通行,兼顾次干道、支路的通行量,对全市389个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并设置37条“绿波带”,累计绿波段达到53.2km,高峰期间路口平均排队长度同比降低25%,打造出淮南交通出行新面貌。
道路指示牌也要常巡查
“咱们再去高速路口那边路段看看分流引导牌安装情况,马上就要春运了,在受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影响下,我们会对高速公路采取管控措施,包括主线分流,最大限度保证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和畅通。”江浩说,在之前的调研中,他们发现有些驾驶员对道路不熟悉,在车辆分流的时候不知道走哪条路,为此在几条通往淮南南等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道路上新安装了“高速公路分流引导牌”,尽量为出行的群众多提供一些帮助。
跟随两位警官又来到接近淮南南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淮河大道西侧,看到路边有一块新建的高速公路分流指示牌,上面标注了前方右转通往阜阳方向和左转通往206国道、合肥方向的箭头,黄晓磊特意下车上前,看看指示牌安装的是否牢固。之后,又到另外几条路上查看指示牌是否安装到位。
黄晓磊查看指示牌安装是否牢固。
“我们经调研、分析、探索、实验、固化等环节,按照‘一路口一方案’方针,累计施划交通标线95772平方米,增加标牌669块,通过实施‘减、挪、扩、调’措施,减少了违法停车空间,挪清了占用道路的灯杆等各种设施,扩大非机车、行人等候区,调整车道布置,从而提高通行效率。”黄晓磊介绍,其中在洞山中路实验中学等路段新建10处红绿灯、设置4处区间测速设备、理顺32道过街斑马线等,有效疏解了拥堵“节点”、打通“肠梗阻”,使城区出行通畅。
在采访返回的路上,注意到淮南城区一些路口,有些群众在斑马线中间隔离岛区域等信号灯变绿过马路。黄晓磊介绍,城市的道路宽敞、车道多,通行能力强,行人在有限的绿灯时间内横穿道路,有可能需要较快的步行速度,而对于老人、孩子和残疾人来说则很难实现和满足,存在不安全因素。交警部门发现这个问题后,去年分别在国庆路口、新体育馆等10个重点路口增设“行人二次过马路”信号灯,把人行横道一分为二,在中间增设一个红绿灯,利用左转的空闲时间,使得每个路口行人过街时间普遍增加20秒以上,在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的同时,兼顾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这一措施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
大皖 张安浩 摄影发布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