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在力图扩大销售的同时,为控制销售风险而制定的政策、措施、业务方案和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运行活动,是企业信息管理、财物管理和销售管理相互交叉的一项管理工作。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力求销售最大化的同时控制销售风险,使其最小化,减少或避免坏账损失。
信用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信用管理和信用管理师有什么联系 学类资讯 信用管理和信用管理师有什么联系 学类资讯](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3003032172166583230839.jpeg)
一是信用管理对国家的作用。国家通过信用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数据开放的推行者、契约执行的监督者、行业监管的实施者、不艮信用行为的惩罚者等;
二是信用管理对金融企业的作用。信用管理为金融契约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信用管理对其他企业的作用。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可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提高信用活动的效率保障信用交易的顺利进行,信用管理活动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企业对授信对象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四是信用管理对消费者的作用,即通过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给消费者的就业、借贷和投资活动带来各种便利,通过良好的信用管理,积极拓宽投资渠道,有利于个人财富的积累、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信用管理师就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在发达国家,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的企业达到80%以上。中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从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最先起步,到大中型企业,现阶段已有2000多家企业开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或培训管理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大约有5000家。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急迫需要,以及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信用管理行业正迅速发展。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以及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漏税、产品质量低劣等信用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及至地区整体信用形象,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市场交易、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就从事本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来说,其发展前景:第一,职业前景很好。从学科角度看,信用管理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技术、商法等学科,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第二,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中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成长,预计5年后,中国将会有两百万到五百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
2022年9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关于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第二批)的通知》,面向社会正式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其中专业包含信用管理师能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