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己”,指“钟”。《掩耳盗钟》出自秦吕不伟编订的《吕氏春秋·自知》,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