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批新规正式实施,关系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自2017年12月1日起,微信将对每位用户每个自然月累计还款额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进行收费(最低0.1元),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仍然免费。根据此前财政部发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12月1日起,中国将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今日起,正式实施的其它新规还包括: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不能再“任性”;网络云盘“涉黄”牟利或追刑责;互联网从业人员将建信用档案,不得从事有偿活动;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将明确。(中新网)
【万亿市场引多机构竞相“围猎” 不良资产市场爆发或暗藏风险】
不良资产市场正在进入又一个历史高峰期,资本和机构参与热度持续不减。在11月30日举行的《财经》年会金融专场暨第三届中国不良资产行业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表示,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总额有望在2020年达到3万亿元。不过,与会人士表示,市场竞争的加剧助推不良资产包价格居高不下,行业存在泡沫已成业内共识,市场参与者需警惕其中暗藏的风险。(经济参考报)

【发改委鼓励民间资本PPP项目发行债券】
为鼓励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更好发展,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加快补短板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
《意见》从十个方面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一是创造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良好环境;二是分类施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三是鼓励民营企业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四是持续做好民营企业PPP项目推介工作;五是科学合理设定社会资本方选择标准;六是依法签订规范、有效、全面的PPP项目合同;七是加大民间资本PPP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八是提高咨询机构的PPP业务能力;九是评选民间资本PPP项目典型案例;十是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诚信体系建设。(证券日报)
【外资开放新政近期有望密集落地】
日前从业内获悉,自贸区版负面清单全国推广、放宽外资准入等政策有望近期落地,外国投资法立法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一系列政策利好预期使得外资尤其是高端制造外资企业更加看好在华投资前景。事实上,近期高层就外资开放频频发声,新一轮外资开放路线图已经跃然纸上:在外资准入方面,将继续深化制造业的开放,除极少数的敏感领域外,其他制造业的外资股比、业务范围等将逐步放开。与此同时,相对滞后的服务业开放也将加快步伐,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将成为开放重点。(经济参考报)
【比特币价格震荡引发泡沫破裂担忧】
比特币29日升破11000美元,连续第六天创下纪录新高,但此后大幅下跌至10000美元之下,价格剧烈波动让市场愈发担心一个迅速膨胀的泡沫可能将以惊人的方式破裂。比特币快速大涨引发无数警告,称其已经进入泡沫区域。但警告并没能产生作用,又有数十家新的加密货币对冲基金进入市场,散户投资者也纷纷涌入。据发布,一些完全不知道比特币为何物的散户大举进场,其中包括年逾七十的人士。“现在的情况跟比特币作为货币的功能一点关系都没有——纯属一片狂热。”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研究员Garrick Hileman表示。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投机泡沫,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迪蒙就称比特币是个“骗局”。(经济参考报)
市场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新三板制度变革刻不容缓】
市场对投融资功能的美好预期与稍显贫乏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了阻碍新三板市场前行的关键。做市指数下跌、流动性不足、定价功能不够完备,这些饱受市场诟病的不足制约着新三板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确实有必要在确保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推出一系列完善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改革措施,以焕发市场活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证券时报)
【“兜底式增持”再现 加杠杆增持受宠】
11月A股重要股东增持金额超过200亿元,创下半年单月最高纪录。自上周股市震荡后,短短一周时间更有超过50家公司紧锣密鼓地公布增持计划,其中不乏“兜底式增持”。从11月至今,已有数家公司推出信托产品增持计划,多位机构人士认为其中大概率搭配了杠杆。(中证报)
【前十月证监会罚没63.61亿元】
2017年截至10月底,证监会系统共作出182项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共计63.6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共对34人实施市场禁入,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经济参考报)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再现】
由于市场持续下跌,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事件再度出现。鑫茂科技30日晚间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西藏金杖持有公司的股份数为1.34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09%。其中质押股数1.3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09%,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100%。截至11月30日下午收盘,相关质押股份已接近平仓线。乐心医疗30日晚间公告,公司收到股东麦炯章、沙华海、欧高良、中山市汇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中山市协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和长期价值的信心,同时原减持计划的资金需求已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决定提前终止于11月29日披露的减持计划,并承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经济参考报)
【发行市场回暖 11月基金募资创阶段新高】
临近年底,基金发行市场一扫过去阴霾。在偏股型基金、机构定制债基、FOF等基金密集成立的助推下,11月份的基金募集金额创阶段性新高,达到近9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发行加快,不排除是各大基金公司年底冲规模,但也预示着基金对明年市场行情乐观的态度,更可从中一窥基金未来的布局路径。(上海证券报)
公司
【摩根大通减持中国平安1.4亿股 高位套现115亿港币】
据港交所数据显示,11月24日,摩根大通减持中国平安H股1.4亿好仓,每股均价82.717港元,套现115.9亿港元。减持后,摩根大通持有中国平安港股18.03%的股份。港交所数据显示,从10月开始,摩根大通分批买入平安H股,持股从17.03%一路增至19.58%,并于11月24日大举减持。10月以来,中国平安H股一路上涨,一度累计涨超30%,11月22日刷新逾两年新高,最高触及87.10港元。24日,小摩减持均价为82.72港元。(华尔街见闻)
【实地探访国民技术合作方深圳旗隆:10月底搬走 董事长19天前还在发朋友圈】
11月29日晚国民技术发布一则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在公告中,国民技术披露,合作方前海旗隆、北京旗隆的相关人员失去了联系,公司已报案。11月30日中午来到了前海旗隆的办公地址,却被物业告知,前海旗隆10月底已经搬走,11月初办理了退租手续。也看到,原本应该有办公设备的办公室,只剩下一窝盆栽。11月1日前海旗隆基金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代雪峰还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显示其应该是在国外。而11月11日又发布朋友圈显示他在北京。代雪峰最后一次发微信朋友圈的时间是11月11日,当时他表示做微信群主有风险,解散了微信群。(每日经济)
【国盛金控子公司拟投趣店,实控人为内幕人士须规避监管】
近日,国盛金控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华声香港拟使用总额度不超过2000 万美元等值人民币的自有资金增持美股趣店。目前该议案已经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由于国盛金控实际控制人杜力为趣店董事,会被认定为内幕人士,因此华声香港只能在符合美国证券市场规定的交易期间买卖趣店股票。(证券日报)
【广汽新能源拟独立申请资质,否认谋求独立上市】
广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广汽集团是A+H股的上市公司,而两地的证监会均规定一家集团的两家上市公司不可开展同业竞争,因此广汽新能源公司并不会独立上市。未来未来广汽新能源将独立申请生产资质,公司的员工持股比例会在10%左右。(证券日报)
国际
【税改前景良好 道指首次收于24000点上方】
今日美股三大股指高开,道指开盘突破24000点关口创盘中纪录新高。昨日遭科技股拖累跌超1%的纳指今日高开上扬。之后因参议院共和党人麦凯恩支持税改议案,美股涨幅扩大,道指一度涨逾350点。收盘时,道指涨超300点首次收24000点上方 ,标普纳指均创纪录新高。标普500指数收涨21.51点,涨幅0.82%,报2647.58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331.67点,涨幅1.39%,报24272.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49.58点,涨幅0.73%,报6873.97点。(华尔街见闻)
【美联储银行监管副主席:比特币可能造成严重的金融稳定问题】
本周四,美联储负责银行监管的副主席Randal Quarles发表讲话。他在事先准备的演讲稿中提到一次比特币,此外都以多种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ies)相称。他说:“以目前的应用水平,数字货币可能没有产生重大担忧,但如果它们得到了大范围应用,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金融稳定问题。”在不景气的时候,假如数字货币不能以和美元固定的比率交易,“由此而来的价格风险以及可能的流动性和信用风险将对系统构成重大挑战。”(华尔街见闻)
【OPEC:减产延至明年末 明年6月或调整】
OPEC与俄罗斯等产油国会后联合声明,明年6月考虑是否进一步调整减产。与会国一致同意减产协议延长到明年底。OPEC公告称,目前豁免减产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明年产出不会超过今年水平。国际油价最终扭转跌势收涨。(华尔街见闻)
【高级欧盟官员:欧盟与英国就退欧分手费达成一致 英镑大涨】
据路透社援引高级欧盟官员发言称,欧盟与英国就退欧分手费达成一致。英国同意在脱欧之后支付一系列欧盟预算份额。虽然未讨论具体数额,但英国认可脱欧分手费的计算方式。英镑今日大涨近0.9%,三天内英镑涨幅已达300点。(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