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为洞庭湖。我国的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呼伦湖。洞庭湖是历史上的重要战略要地,也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湖泊。
明洞庭湖比鄱阳湖大,故在1941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学基础教程》中,认定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可后来不知何时就变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却跃居为第一淡水湖,其原因有两点:
1.在地壳沉降不变的情况下,湖泊兴衰一个重要条件是泥沙淤积的多少。洞庭湖在三峡水库运行前,10倍于鄱阳湖。因此洞庭湖萎缩进程就比鄱阳湖快得多,故在1980~1990年代,不少研究洞庭湖的学者,其中包括湖南大多数学者,惊呼洞庭湖在数百年内消亡也就顺理成章。于是有知名专家绘出了200多年后的洞庭湖将“被割裂成沼泽,零星分流间残留湖湾及多股分流河道”。但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出鄱阳湖会消亡的论调。“一个行将消亡的洞庭湖”还能成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吗?算第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自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入湖泥沙也只有1000多万吨,其淤积速率已接近或小于鄱阳湖,而地壳沉降速率却大大高于鄱阳湖,是他的28倍。因此洞庭湖现在正处在一个兴旺扩大时期,这一点鄱阳湖无法追及。

2.尾闾是指河流的末段,如果条件合适,则可形成尾闾湖。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的末段处在洞庭湖区平原中或在洞庭湖中,有人认为洞庭湖就是四水的尾闾湖也不无道理。这就是说湖与河很难分清,为分清有人称为“四水洪道”,现在计算洞庭湖面积时,四水洪道1300平方公里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合理的。而鄱阳湖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水除赣江外,尾闾形不成尾闾湖。只是在河口或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等微地貌。因此没有洪道之分,计算面积时自然无洪道可排除。如果洞庭湖加上洪道面积,现在有4040平方公里,比鄱阳湖3583平方公里大了45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