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成果的“天元”量子模拟器率先取得量子计算第二阶段重大进展。《nature》杂志审稿人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该工作“有望成为现代科技的里程碑和重大突破,标志着该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迎来2024年首篇NS顶刊成果。
《nature》封面:乳糜菌病导致至少90种两栖动物灭绝,研究人员用澳大利亚绿蛙和金蛙进行疾病预防测试
![中国科大哈工大重大上交大在最新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范文模稿 中国科大哈工大重大上交大在最新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范文模稿](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022428172685666899216.jpeg)
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天元”,以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为理解量子磁性在高温超导机理中的作用迈出重要一步。
图:“天元”量子模拟器示意,红、蓝色球分别代表自旋相反的原子,它们在三维空间交错排列,形成反铁磁晶体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陈宇翱教授、姚星灿教授(1983年出生,在中国科大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
这是潘建伟院士2024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S顶刊发表的第4篇开创性量子领域研究成果,目前在中国两院院士中NS顶刊发表数量排名第一。
论文第二通讯作者陈宇翱,国家杰青(2014),1981年出生于江苏启东,中国科大教授,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基础实验研究,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1998年以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保送至中国科大少年班后,先后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起入职中国科大,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第3)、菲涅尔奖、科学探索奖等奖项。
陈宇翱教授
2、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基因工程及大数据研究院发表《单晶Mg3Bi2热电材料的塑性》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单晶Mg3Bi2的室温拉伸应变可达100%。在变形的Mg3Bi2中发现了滑移带和高密度的边缘位错,证实了位错滑动是塑性变形的基本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倩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玉梅教授、吉林大学付钰豪教授、哈工大毛俊教授
张倩,女,国家级青年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热电转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入选深圳杰青、广东杰青、获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等资助。
2002年在辽宁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起任职哈工大。
3、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发表《单细胞分辨率的肿瘤脉管图谱》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疗效提供科学方案。
论文唯一通讯作者为重庆大学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发表《谷氨酸作用于酸敏感离子通道,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研究成果(开放式获取)。
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殷善开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王路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六院时海波教授。
5、台北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发表《脱铁触发波引发大规模细胞死亡》研究成果(开放式获取)。
其他国家第一单位发文情况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2篇)
美国纽约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西北大学
美国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
英国利兹大学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慕尼黑大学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
法国Eligo Bioscience公司(基因编辑公司)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