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清华美院备考分析
目录:
1.学院概况

2.各专业情况介绍
3.考试时间
4.历年录取情况(分数线 人数)
5.考试科目介绍
6.参考书目
7.理论备考建议
8.手绘工具
9.手绘备考建议(分专业)
10.复试情况介绍(复试内容,复试成绩算法,复试安排)
11.复试常见问题
12.学硕与专硕区别
13.入学后学费,年限
14.是否转户口档案
15.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16.是否有博士点
17.导师介绍
01
学院概况
目前,美术学院设有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艺术史论系、基础教研室11个教学单位,设有20余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术刊物有《装饰》杂志、《艺术与科学》丛刊、《清华美术》丛刊、《学院雕塑》杂志(雕塑系),学院构建了教学、科研、学术出版一体化的学术平台。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院不断探索综合学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特色与途径,已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与模式,以强调个性与创新为宗旨,具有较强的实验特性,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学院坚持举办一系列展现实践教学成果的国际作品展,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实验教学不断发展。其中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就展、“立象与对话——李禹焕王舒野&杜大恺刘巨德艺术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等都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学术影响深远。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下,学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继续加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世界艺术教育重镇,为中国艺术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为人类艺术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02
各专业情况介绍
135100艺术
02(全日制)美术-雕塑
03(全日制)美术-造型基础(专业学位)
05(全日制)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06(全日制)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08(全日制)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09(全日制)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
10(全日制)艺术设计-动画
11(全日制)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
12(全日制)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15(全日制)艺术设计-设计基础
16(全日制)科普-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
17(全日制)科普-科普产品设计
18(全日制)科普-科普视觉传达设计
19(全日制)科普-科普信息与交互设计
20(非全日制)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美术馆管理)
130500设计学
01(全日制)染织艺术设计研究
02(全日制)服装艺术设计研究
03(全日制)环境设计研究
04(全日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
05(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06(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
07(全日制)动画研究
09(全日制)工业设计研究
10(全日制)展示设计研究
11(全日制)工艺美术研究
20(全日制)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
1305J1信息艺术设计
02(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设计
03(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艺术
03
考试时间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04
历年录取情况
05
考试科目介绍
135100 艺术 (05-1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04 英语(二)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20 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
④954 专业设计基础(专业学位)
135100 艺术(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04 英语(二)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17 中外艺术史(专业学位)
④955 艺术概论(专业学位)
131500设计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20 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
④926 专业设计基础
信息技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80 理论基础
④981 专业基础—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设计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80 理论基础
④982 专业基础—信息设计基础(上机设计)
信息艺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③680 理论基础
④983 专业基础—信息艺术基础(交互叙事表达)
06
参考书目
620:
《中国工艺美术史》,尚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交互设计推荐书目:
a.《软件观念革新——交互设计精髓》(作者Alan Cooper美国)詹剑锋译[同译者作品]张知非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b.《设计虚拟世界》(作者:Richard A•Bartle(德)王波波张义等译)红旗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年
c.《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作者:美.普里斯译者:刘晓晖等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d.《虚拟艺术》(作者奥利弗•格劳(美)陈玲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07
理论备考建议
清华美院参考书目较多,知识点比较繁杂,单纯的机械式记忆是不可取的,要从书本中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框架与脉络。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将各个知识点建立起联系,形成一个框架。同时,在背诵知识点时一定要清楚相关人物流派之间的联系,能够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到下一个。
可以将史论的各个知识点按照“类型”和“朝代”,或者“国家”和“事件”进行划分,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维度进行记忆,顺着框架能延伸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论述,后期写论述题和简答题也有了充足的论据,还可以去知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论文,选择性的背诵一些相关语句。
08
手绘工具
1.普通绘图纸若干(裁成A3图幅用做练习)
2.直尺
3.针管笔红环0.3若干、0.5一支
4.记号笔一支
5.马克笔(40色起),推荐AD、法卡勒
09
手绘备考建议
视觉传达及科普视觉
手绘的学习要点,其一是多练,其二是学习。
看到优秀且有用的素材要及时的积累,并筛选出各个主题中最常用的素材并进行分类,分类根据考试内容和需要进行优化。
后期模拟过程中,建议尝试将同一个素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锻炼切题能力的同时加深记忆。
在考试中要将元素灵活拆分组合紧扣题目,切忌生搬硬套。
建议每周练习一张完整的稿子,在临摹过程中不断积累小的元素,进行分类,通过练习最后形成自己的元素库。
后期开始用之前积累的构图进行创作,在考前定一套自己比较擅长的模版。
环境艺术设计
环艺的练习前期可以以改画为主,不要机械地重复无意义的快题训练,要通过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让临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理解。
画图时可以先画一张草稿进行构图,尽量使用一点透视或一点斜这些方便记忆和掌握的透视角度,有助于后期的定稿。一些制图的规范需要靠本科的功底,不懂得可以从《室内设计资料集》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中期要确定自己的快题模板,也就是排版顺序和效果图的整体风格,对前期画的比较精细的一些快题进行总结。
考前需要练速度和积累分析图素材,速度非常重要。
科普展示
手绘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说,即“完整”、“切题”、“有特点”。
首先,完整性是一张快题的基础要求。大家在平时画图的时候就需要掐好时间,反复练习,提高速度,最好在画完之后还有十至二十分钟的剩余时间,用来灵活调整画面。
其次,一定要切题。拿到试卷后认真读题是考试中最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操作,一定要充分理解了题意之后再动笔画图。对于自己没画过的主题也不必慌张,可以根据要求,结合已有的方案进行改动,用自己素材库里可以切题的装置、平面等进行相应的替,
最后,画面需要有亮点。无论是独具特色的效果图、还是准确规范的平立面、亦或是创意极佳的装置设计、脑洞大开的交互分析等,都可以成为你的亮点。画面上打动别人的地方越多,跨过及格线的概率也就越大。
另外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也不能丢下,比如素描、速写等,最好能定期练习,保持好手感。
工业设计及科普产品
练习手绘时一定要注重基础的牢固,要打牢基础,增强造型的意识,注重积累,而不是通过背造型的方式,这样在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时都能够应对自如。
前期一定要从最基础的透视练起,了解透视的原理,工业设计手绘首先要要求准确,准确的透视是基础,还有线条包括直线曲线、椭圆等的练习。可以学习邱松老师的《造型设计基础》和柳冠中老师的《综合造型基础》,了解基础造型的原理。
考研的手绘,不要追求太过绚丽的技法,而是需要方案准确完整的呈现出来。
另外,一定要注重积累,每天要抽出时间来看一些好的作品,比如历年的红点奖、IF等,或者是上behance、Pinterest等网站,看到好的作品要仔细研究积累。
手绘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每天练习一个小时左右,自己命题,比如以犀牛为题,画三至四天,每天至少一定要画出一套甚至两套完整方案(造型推导过程+主效果图+设计说明),这样几天就可以有3个或者更多方案,可以达到考试的基本要求。
速度应该更快,尝试练习半个小时就画出一份方案。
服装设计
手绘最重要的是整体画面效果,还有画面与考试题目的切合程度。在备考的时候,要尽可能把每一幅画面设计到极致。
画面的整体效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设计能力,二是绘画基本知识。设计能力为重,绘画基本功次之。写生秀场图是前期训练绘画技巧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处理方法的过程。核心是真题训练。在真题的训练过程中,会了解什么样的作品更切合题目。
练习的时候,可以尝试针对一个设计方案,设计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先画多个人体小稿,再画服装,把不同的搭配画在不同的人体上,对比效果,摸索什么样的设计思路更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画面出现的每一个元素都处处点题,整体的节奏感把握良好,最后加上下笔犀利,颜色清爽,层次丰富,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交互设计及科普信息
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每天都安排一个小时用于练习手绘和积累设计素材。关于设计素材的积累,可以多看优秀设计案例,临摹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平面设计的素材。此外,还要多积累基础的UI元素等素材,以备考试所需。
专业课复习过程中还不可忽视的是针对真题的训练。把往年的真题都做几遍,搞清楚题型和思路,对于无从下手和不擅长的题,一定要重点攻克。
要学会跳出特定的题,去分析这道题要考察你的能力,然后再去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10
复试情况介绍
复试内容
复试包含笔试和面试。
复试笔试要求
时间:6小时
考试时间:9:00—15:30
复试成绩算法
【130500】设计学、【130400】美术学、【135100】艺术(艺术管理方向除外)及【085500】工业设计工程领域:
【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40%+笔试(满分100分)×45%+面试(满分100分)×15%】×10
【130100】艺术学理论及【135100】艺术-艺术管理方向:
【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60%+笔试(满分100分)×30%+面试(满分100分)×10%】×10
【1305J1】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
【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40%+笔试(满分100分)×40%+面试(满分100分)×20%】×10
复试安排
各专业按照报考的研究方向统一进行复试,复试笔试成绩低于80分者不予录取,总成绩有最低录取线要求。
【130500】设计学、【130400】美术学及【135100】艺术(不含非全日制、科普硕士)专业按不同研究方向分别在专业系内进行总成绩排序,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130100】艺术学理论单独排序,按不同研究方向在专业系内进行总成绩排序,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135100】艺术-科普硕士单独排序,按照总成绩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1305J1】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单独排序,按照总成绩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135100】艺术(非全日制)按不同研究方向单独排序,按照总成绩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085500】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单独排序,按照总成绩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
11
复试常见问题
1)自我介绍
必问问题。通常都是第一个部分,非常重要!
无论使用哪种语言做自我介绍,一定要准备得足够充分,背得足够熟练。回答的重点,涉及本科学校、专业,本科学习情况和毕业论文方向等。
2)你为什么考我们这个学校/专业?
基本上是必问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学校的实力等方面去回答。跨考的同学可以侧重自己的兴趣,要让导师感受到你确实对这个专业足够热爱,有深造的兴趣。
3)对考研专业的兴趣是什么?
需要同学们对报考专业有一些深入了解,能说出几个你对这个专业最感兴趣的地方,讲解的内容要有一定深度。也可以针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前做功课,进行回答。
4)你看过哪些专业书?
这个问题,老师的用意在试探你“是不是考研就背了几本参考书,就考了高分?”在这个问题上回答要认真,将回答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最好能梳理一些这些书对你的影响的部分。如果对这方面不够了解,要如实回答,避免被追问后答不出来的场面。
5)有什么喜欢的设计师?
需要在平时的准备中了解一些你专业方向有名的设计师,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做一些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名字,要根据设计师的成就,说明你喜欢的原因、表达一些理念。
6)你对研究生阶段有什么规划吗?
结合你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做一个研究方向的计划,包括你对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你为此和即将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结合学校的课程,整理出一个规划的大体内容。
7)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优点和缺点回答的本质都是为了证明你适合做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所以回答优点的时候要尽量结合专业方向回答,缺点的时候尽量绕开对你这个专业来说比较致命的问题。
8)请简单聊聊你的毕业设计
主要是针对本专业学生,为了考察专业能力的问题,要言之有物,回答的时候尽量侧重为什么做这个选题,选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中间运用到的专业能力等方面,能让导师了解你的专业能力。
12
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学硕与专硕差别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类学硕的专业代码是130500,艺术设计专硕的专业代码是135108;
2)在实际课程安排和毕业能力方面,学硕更偏学术研究,注重毕业论文;专硕更偏设计实践,注重毕业设计。
13
入学后学费、年限
学费标准:
全日制艺术:20000 元/学年
非全日制艺术:9.8万元/生
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14
是否转户口档案
清华招收强军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其中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仅面向全日制专业招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研究生入学时不迁户口。
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15
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近年来,学院与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米兰理工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67所国际知名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努力推进清华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推动成立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
16
是否有博士点
具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7
部分导师介绍
包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绘画及专业理论、中西方美术比较
蔡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设计战略与管理研究、生活方式趋势创新研究
柳冠中
教授、博士导师
研究方向: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法论、产品形象系统及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事理学的创立与应用 、活方式形态模型研究
刘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综合造型基础设计
李薇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李当岐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马泉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品牌战略与视觉设计、城市视觉设计与国家形象、视觉设计与新领域探索(视觉、媒介、叙事)文化创意与产业
赵健
教授、曾任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设计研究、中国书籍设计及其文化研究、数字化阅读方式的视觉设计研究、汉字书写与应用研究
周玥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创新
范寅良
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展示设计策划及核心价值研究、展示建筑设计研究
向帆
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动态媒体设计、数字艺术创作、数字视觉化设计
张姗姗
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造型基础与油画语言研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