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院系设置所有专业 经济管理系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大数据与会计 现代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金融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 建筑与艺术系 广告艺术设计 工程造价 室内艺术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 建筑设计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数控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智能控制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院校介绍

学院肇始于1992年,迄今有31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程,自2013年由省级重点职业中专校升格为普通高职以来,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突出的教育、科技优势,遵循高职院校办学规律,走出了一条独具川电机特色的事业发展道路。

学院是全国自律与诚信办学单位、四川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绵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绵阳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先进集体、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国家级开发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等。

学院规划占地面积814亩,已建面积约400亩,校舍面积约2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5.6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6000余万元,建有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和学生实习、就业的90个校内实训室,216个校外实训基地,984家合作单位。

2024年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1.2万余人,设立二级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信创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35个专业(38个专业方向),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专业为省级骨干(特色)专业。

学院形成了以“教育报国”为核心的学院精神、文化和传统。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1235”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成绩硕果累累。

与2013年升格之初相比,招生规模扩大了近10倍,办学规模扩大了26倍,校舍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2019年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6项、团体三等奖6项,个人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学生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5项,个人赛一等奖1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学院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共69人次(不含校级),立项省、市级科研课题56个,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10篇,教师罗小芳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被评为“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两个团支部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近几年超过80%的毕业生服务于四川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其中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绵阳科技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超过90%毕业生服务于成渝经济圈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20%以上毕业生在500强企业就业,已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名,学院连续两年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同时,学院服务社会做出新贡献,三年时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圆满完成对口扶贫任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学院以“守土有责”的高度责任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师生向湖北抗疫一线及辖区抗疫捐款捐物67.4万元,学院勇担社会责任,为战“疫”贡献川电机学院力量。

目前,在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后,学院已全面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诊改工作,建立质量标准和质量文化,切实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以突出学生技能培养为重点,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加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2020年与上市公司旗下上海世纪鼎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鼎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22年与教育部牵头成立的中国高科全资上市子公司北京高科集团合作成立信创产业学院,与著名国有企业凤凰集团合作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努力把三个产业学院打造成为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信创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围绕信息化“六大核心系统”建设,打造互联互通智慧校园,提升学院现代化水平,学院信息化建设已处于四川高职院校一流水平。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