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0部队在芳草湖执行“三支两军”(芳草司令部部队两军三支)

文/马忠军

引 言

“三支两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件,1967年初开始,全国处于“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武斗成风,局势难以控制。
为制止全国混乱局面,毛泽东主席决定派人民解放军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从1967-1972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了280余万名指战员担负这项任务。
“三支两军”人员在艰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冒着生命危险,努力维护局势稳定,制止武斗,保护了一些老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安全,保护了一些重要单位和设施免遭破坏,维护了全国的交通、邮政、金融、财政、武器研制的相对正常的活动等等。
“三支两军”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

8850部队在芳草湖执行“三支两军”(芳草司令部部队两军三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三支两军”是解放军在“文化大革命”中,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训、军管任务的简称,是人民解放军介入“文化大革命”的标志。
“支左”是指“文革”前期,部队支持地方被称为左派的一些组织;“支农”“支工”是到地方贯彻中共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规定,支援农业和工业生产;“军管”是部队对一些要害部门、单位、系统等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则是派军队对大中专院校进行军训。
“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作用,也使军队深陷的政治漩涡,严重地损害了军队自身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建设和军队的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师是1968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济南军区新组建的一支队伍,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
师的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师”,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846部队”;所属团的番号依次为“步兵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和炮兵第三一二团”,代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847、8848、8849、8850部队”。

炮兵第三一二团由济南军区炮兵部队组建。
团机关编司令部、政治处和后勤部,由济南军区炮兵机关抽调人员组建。
一营、二营、三营分别由炮八师、炮三十二师、炮十二师组建。
驻山东潍坊市大圩河黑山。

1968年3月,陆军第五师副师长郭兴带工作组先行进疆,为全师进疆归建做前期准备。
6月至8月,全师团以上干部,先后分两批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7月20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致中为师长,白镜为师政治委员。

陆军第五师军旗

1968年7月17日至23日,陆军第五师所属部(分)队先后从山东莱阳、青岛、潍坊、江苏徐州等地分5个梯队、14个专列,途经7个省,行程4164公里,截止7月29日,全师所有部(分)队安全抵达乌鲁木齐。
312炮兵团进驻呼图壁县,1969年移防乌鲁木齐市西山煤矿,1975年进驻乌鲁木齐县小渠子。

1985年第五师缩编为新疆军区守备旅。
1992年守备旅精简整编为新疆军区独立步兵第一团守备1营、3营(部分)、汽车连并入南疆军区守备11团改编成立新疆军区独立步兵第二团。

2013年12月,新疆军区独立步兵团和新疆军区特种作战团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特种作战旅,2017年整编为陆军特种作战第84旅。

泰山是五师的基础,天山是五师创业的基地,昆仑山是部队再立新功的战场。

陆军特种作战第84旅

文化革命 观点不同 矛盾升级 武斗不断

1966年10月22日,自治区农垦厅社教工作团进驻芳草湖农场,开展“四清”运动(根据农场的具体情况主要是“清财务、清工分、清仓库、清粮食”。
是解决干部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多吃多占等侵犯国家和职工利益问题)。
“四清”运动是继农场土地改革运动之后,规模较大的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整顿了农场生产队账目混乱的问题,加强了经济管理。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第三阶段不没有结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社教工作组就于12月23日匆匆撤离,使许多群众揭发干部的“四不清”问题大部分没有得到落实,也没有作出结论,使这些干部在政治、经济问题上留下悬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成为“文革”中批斗的依据。
一分场在职连长、指导员19人,就有13人被纠斗,由此也制造了一场逼供刑讯冤假错案,一批干部遭到迫害和打击。

1967年2月,芳草湖地区由于对夺权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群众组织公开分裂为不同观点的两派(一派叫“大联合司令部”,一派叫“硬骨头造反司令部”)。
两派之间围绕夺权大方向正确与否的问题,唇枪舌战,辩论不休。
大字报争相覆盖,高音喇叭震耳欲聋。
传单、最新消息、北京来电似雪片飞传。

1967年3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7976部队来芳草湖执行“三支两军”工作。
当月下旬,芳草湖总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武装部长曹光道任主任,各分场相继成立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

芳草湖农场办公室旧貌

7月底,两大派群众组织之间发生武斗。
此后,两派均组织“文攻武卫”队伍,制造匕首、土枪、土手榴弹、大刀、长矛等武器。
至九月,派性斗争激烈时期,两派群众先后组织抢夺人武部冲锋枪、手枪、步枪、双筒砂枪,芳草湖武斗打死2人。
1968年10月,呼图壁县支左办公室将原县委、人委、科部局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到县招待所,举办学习班。
支左办公室提出“解放17年来,呼图壁县是共产党执政、国民党掌权”的错误主张。

11月初,两大群众组织达成协议,实现形式上的联合。
月底,成立革命委员会。
召开会议形成决议,成立“三结合”领导班子(军队代表、革命干部代表和群众组织相结合),迅速建立各级“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革命委员会。

12月15日,《新疆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文章,介绍新疆军区驻呼图壁某部支左经验。
文章错误地给县委书记张文治加上“资本主义复辟势力在呼图壁的‘代理人’”、“地地道道的老阴天”等污蔑不实之词。

芳草湖农场办公室旧貌

1967年2月12日夜,芳草湖造反组织效仿上海“一月风暴”行动。
开始了夺权活动,首先是总场大修厂“革命工人红色造反团”30余人,手拿“红宝书”闯入芳草湖总场广播站,夺了农场广播大权。
作为农场党委和人民喉舌的广播站,直接控制着农场的舆论阵地和党委命令、指示。
当晚总场广播站向垦区5万人民宣布总场广播站和通讯总机由修造厂革命工人红色造反团接管。
第二天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夺了总场党、政、财、文大权,占领了总场机关各科室。
总场机关陷入瘫痪状态。
各分场、连队的造反派效仿总场造反派的行动,相继夺取了分场、连队的党、政、财务大权。
总场、分场、连队三级党组织和行政领导随之瘫痪。
书记、场长、指导员、连长全部被打倒,戴高帽子游街批斗。

1967年6月18日围攻总场大修厂事件。
大修厂“硬骨头造反司令部”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被“大联合司令部”消灭掉,就在大修厂修筑了防御据点,并把持一司观点的武装部部长曹光道也囚禁在据点里。
“大联合司令部”借口夏收要修理康拜因、拖拉机为名,从各分场、连队抽调1000多名民兵马队,层层包围了大修厂。
强硬用拖拉机推倒了大门,摧毁了防御据点,二司的头目只好投降。
而后在刑讯逼供中有十多人挨打,三人受伤。

1968年7月建立在芳草湖农场办公室广场前的语录碑,该碑于1995年因修建农场办公大楼时拆除

1968年1月16日武斗流血事件(称“一.一六”流血事件)。
“硬骨头造反司令部”据点大修厂被摧毁后,主要头目李某某等人逃到乌鲁木齐与芳草湖在乌鲁木齐市的80余人,又联合同一观点的红星九场在乌鲁木齐市人员、乌市运输中学部分学生,乘坐两辆大卡车持枪乘夜偷袭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
打死2人,抢走半成品冲锋枪30余支,自制枪支11支,子弹百余发,土炮一门,被褥68件。

抢劫呼图壁县武装部枪支事件。
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枪支被抢后,“大联合司令部”头目决心搞一批武器,装备自己的造反组织。
1968年2月2日下午,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拉一车人包围了呼图壁县武装部,第一次抢劫没有成功。
凌晨2点又从芳草湖昌吉农业师范学校拉一车人增援,强行抢走呼图壁县武装部机枪一挺,冲锋枪3支、步枪7支,子弹3木箱。

芳草湖糖厂武斗事件。
1968年5月31日,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借口芳草湖糖厂的“硬骨头造反司令部”要发动武斗,攻打芳草湖糖厂“硬骨头造反司令部”,武斗中一人受枪伤致残。

工一师呼图壁县牧场武斗事件。
1968年6月3日,芳草湖“大联合司令部”配合工一师牧场(后改为农六师一一一团)同观点组织参加,发动了对工一师牧场的武斗事件。
武斗中打死1人,重伤30余人,抓打不同观点群众百余人。

部队进驻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196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7976部队和新疆军区后勤部第十三医院奉新疆军区司令部命令派干部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呼图壁县支左,并改组了呼图壁县支左办公室。
1968年9月奉新疆军区命令,呼图壁县武装部、7976部队和军区十三医院执行“三支两军”干部撤离。
在这期间,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陆军第五师政治委员白镜调任昌吉回族自治州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8年10月刚组建进入新疆的8850部队进入呼图壁县(包括芳草湖总场和呼图壁奶牛场),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改组了呼图壁县支左办公室。
8850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师(8846部队)312炮兵团最初的代号。

8850部队一营在教导员杜继文的带领下来芳草湖总场“三支两军”。
12月5日,芳草湖总场成立革命委员会,杜继文教导员被结合为革委会主任(属军代表)。

1969年1月一营调回。
4月新兵连训练结束后,部分上海兵在二营宣成义营长带领下,直接去芳草湖总场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宣成义营长任军宣队队长,总场革委会主任由张瑞泉副场长担任。
至年底芳草湖总场及各分场的军宣队二营与一营调换交接,一营教导员潘彧任革委会主任。

合影中当兵的是第二批入驻芳草湖的军宣队(炮团一营战士)

潘彧是8850部队一营教导员(后提任8850部队副政委),杜继文调回部队,由其接任革委会主任职务(亦属军代表)。
1972年12月,8850部队奉命撤离芳草湖总场。

合影中当兵的是第二批入驻芳草湖的军宣队(炮团一营)

1969年3月13日至月底,芳草湖总场各单位及连队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
同时,成立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各单位领导斗、批、改(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建党、精兵简政、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可科室人员等)。
1970年3月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进驻学校及商贸单位,管理学校和商业。

1969年5月,呼图壁县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运动开始。
分场以上单位建立清队领导小组,各系统建立群众专政指挥部和“群专队”。
清队中,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矛盾,大搞“群众专政”,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1970年3月,各单位成立“群众专政队”,制做黑红棒、红袖章、黑牌子,对被批斗对象随意进行体罚、抄家,美名曰“群众专政手段”。

1969年11月26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批准,中共呼图壁县核心小组成立。
撤销呼图壁县支左临时党委。

1969年12月15日,呼图壁县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建立芳草湖总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代行党委职责,核心领导小组由潘彧、刘成信、张瑞泉、徐进三、李生福五人组成,潘彧任组长,刘成信任副组长,徐进三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0年2月15日,总场革命委员会常委会议,传达中央三、五、六号文件精神(即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于3月6日在芳草湖总场开展。
成立了“一打三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由潘彧担任,副组长刘成信。

10月5-10日,中共芳草湖总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总场召开。
会上选出党委委员19人,常委7人,潘彧任党委书记,张瑞泉、张国栋任副书记。

牺牲在支左岗位上的军代表

林荣登、福建省仙游县人,1948年参军入伍。
参加过大军南下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荣立大功1次,三等功3次。
生前是新疆军区陆军第五师312炮团(代号8850部队)一营副政治教导员。

1968年10月28日,林荣登和他的战友们奉命来到呼图壁县呼河管理处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期间,任呼图壁县呼河管理处军代表、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年9月29日,带领呼河管理处职工在呼河下游水库捕鱼作业中不幸光荣牺牲。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