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晚年号称香山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着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代表诗作有《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
白居易晚年生活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