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居然不治理还得护着

近些年,我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可以说是赞叹基建狂魔的一大话题来源。

你说咱能不能也像扶贫攻坚一样,努努力把中国所有荒漠都消灭呢!
您别说,还真不行。
除了之前咱们提到过的技术问题,如果真这么做,搞不好会适得其反哦。

首先咱说“荒漠”这个词哈,可能很多朋友就认为,说的是西北地区的那种沙漠。
其实从科学的定义来看呢,荒漠是指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由旱生、超旱生稀疏植被,组成的地理景观。
按照地表组成物质的差异又分为:岩漠、砾漠(戈壁)、沙漠、泥漠、盐漠等等。
沙漠呀,只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类,所以也经常被作为荒漠的“代言人”。

荒漠居然不治理还得护着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至于说咱不能消灭荒漠,主要是因为,荒漠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环,也有着极其独特的功能,不可或缺。

首先,荒漠可以成土固碳。
大风把表层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地方,土壤安了新家,成长发育之后可能会形成肥沃土壤,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要知道,我国黄土高原可就是,沙尘沉积而成的一片土地呢。

其次,荒漠是可以净水储水的。
估计您也见过那种,好几层石头沙子的净水器吧?这和荒漠净水的原理差不多。
荒漠的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和雪融水通过层层过滤,不但能使水质净化,还能渗入地下汇集成地下水库。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每年都会新增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还有啊,提到治理荒漠化,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沙尘暴”。
沙尘暴的确讨厌,但是沙尘效应也不全是负面的,它可以增雨、固碳、中和酸雨。
我们知道,降雨需要凝结核或冰核,沙尘颗粒细小,正好可以担此重任。
当沙尘飘落到大海里,又能为一些海洋浮游生物提供丰富的铁元素,让它们活跃起来,进而将大量活性溶解有机碳代谢为惰性溶解有机碳。
由于后者在海水中代谢周期很长,就相当于被封存在了海洋里。
要不说海洋是,具有强大碳汇能力的生态系统呢。
而如果沙尘携带的氢氧根离子,与大气中工业排放的酸性离子发生中和,则可以使大气中雨滴的酸碱度趋于中性,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和沉降。

最后一点,荒漠同时也是大量珍稀、特有物种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家园。
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分布有野骆驼、大天鹅、普氏原羚、塔里木兔、马鹿、罗布泊盘羊、白尾地鸦等动物。
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荒漠植物82科、484属、1704种,多数是孑遗、濒危、珍稀类型。
就不算这些动植物,全世界还有21亿人口,在沙漠或者旱区居住呢。
存在即合理啊。

2009年,我国曾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荒漠生态系统的价值达3.08万亿元,约占当年我国GDP的9.05%;2018年则达到4 -7万亿。
既然荒漠这么“值钱”,那肯定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它都给绿化了。

牵扯到环境。
那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盲目荒漠绿化。
必然会导致荒漠生态系统的崩溃,绝对是一场悲剧。
所以动手前,充分调研推演,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