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有我 | 战车维修“一级技术能手”是啥样?(能手战车有我维修啥样)

北部战区陆军官方微信

来源|北陆强军号

刊期|第20190964期

北疆有我 | 战车维修“一级技术能手”是啥样?(能手战车有我维修啥样)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刘志阳 林海涵 南 丁

本期推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重大主题宣传之“北疆有我”(51):《战车维修“一级技术能手”是啥样?》

人物名片

沈广科,山东省邹城市人,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3月入党,二级军士长军衔,现任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支援保障营修理连分队长。
入伍24年来,他先后荣立三等功5次,所带班、排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各1次。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期间,他圆满完成装备保障任务,被评为“装备维修保障先进个人”“一级技术能手”。
2018年,他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首届技术人才”“优秀士官标兵”。

入伍24年,沈广科从只有初中学历的“门外汉”,成长为官兵敬佩的“维修专家”,练就了一身“用修双能”的“好武功”。

在沈广科眼中,每一辆战车、每一件装备都是有生命的。
他对战车所有部件都熟记于心,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编写的《XX轮式装甲车300问》《XX轮式装甲车中小修指导手册》等教材以及创新制作的轮边减速器、减震器拆装工具等器材,有效缩短战场抢修时间,提高了战斗效率。

能钻善研,是专业岗位的“行家里手”

2011年,在由原总装备部组织的“边海防装甲装备建设试点现场会”上,沈广科担负XX式装甲抢修车实施抢救训练课目设置、动态演示脚本编写以及“XX轮式装甲车检测线”演示课目。

接到任务后,他立即投入新装备操作和维修技能攻关中,每天穿梭于驾驶室、底盘下、载员舱……对着说明书挨个进行部件研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向厂家师傅请教。

课目演示前夕,沈广科加班加点制定方案计划,常常是“白+黑”“5+2”连轴转。
一次,凌晨2点多,他白天苦思冥想的难题突然有了新思路,便欣喜若狂地从床上蹦了下来,把想法写在本子上,一直写到天亮。

经过7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沈广科革新出了装甲野战作业箱、车辆维修拆装推车、装甲车变速器托架等20多个项目,有效解决了野外装备维修保障中的棘手难题;摸索总结出的装甲车常见故障排除“五步法”,把排障率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

2018年,一次野外装备演练中,一辆装甲车在机动途中突然“趴窝”,驾驶员和修理工捣鼓了半天也没查出“病症”,急得满头大汗。
沈广科赶来后,检查线路、接通电源、发动车辆……不到20分钟,战车轰鸣着继续投入战斗。

沉稳干练,是大项任务的“定海神针”

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沈广科在全旅是出了名的“装甲车王”。
战友们常开玩笑地说:“有装甲车的地方,就有沈班长的身影。

今年,在北部战区陆军边海防部队装备保障领域比武竞赛中,沈广科带领班组人员参加了装备抢修组织指挥、技术侦查、战场情况处置等重难点课目竞赛。

当受领到这些平时接触并不多的课目后,组内有的同志开始打“退堂鼓”。
沈广科知道,班组训练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但此时距离比武时间屈指可数。

在班组单个队员训练中,队员刘兆鹏因未操作过吊车,相继出现指挥不到位、吊装不稳等问题,影响整个班组的训练进度。
这让刘兆鹏逐渐失去比武信心。

队员的状态和表现,沈广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短时间内,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吊车操作手?沈广科凭借自身多年训练经验,为刘兆鹏量身订制了一套“训练套餐”,先练习空载条件下的吊车运转,再练习负载条件下的运转……每天训练量高达200多次。
一周后,刘兆鹏的吊车操作技术有了明显提高。

在班组集体训练时,每练习一次,沈广科就带着大家查摆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纠正。
装甲板的拆卸与组装,是竞赛中最耽误时间的一道工序。
于是,沈广科就带领人员一遍又一遍地摸索节省时间的方法。

功夫不负苦心人。
最终,在比武竞赛中,他们取得了班组装备综合比武第二名和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甘为人梯,是人才培养的“辛勤园丁”

“一个人强不算强,再强也只是只羊,全连强才是强,团结起来是群狼!
”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的一句话,让沈广科深有感触。

近年来,随着单位建设转型重塑,专业技术兵种逐渐增多,装甲维修骨干力量严重不足。

面对新体制、新职能,连队专业技术兵种的综合保障能力,无法满足新体制下的各项保障任务。
正当连主官一筹莫展时,沈广科勇挑重任,主动请缨为连队培养装甲维修人才。

为了使每名修理技术人员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沈广科摸索出“全训全练、一专多能 、一兵多用”的方法,积极开展“岗位成才”活动。

他为每名修理人员“私人定制”训练计划,一对一开“小灶”,手把手教技巧,反复深研细钻。
训练中,看着双眼布满血丝的老班长,战士们心疼不已。
可沈广科说:“只要大家能学会技术,我再累也是值得的!

“沈广科当了多年班长,所带的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如今,沈广科所在连队的许多官兵,成为了装备维修“多面手”,助推了连队后装保障力的提高。

无悔奉献,是铁骨柔肠的“北疆卫士”

都说军人有铁骨也有柔肠,他们的爱和思念在远方。

沈广科和妻子郝凤荣两人常年两地分居。
多年来,郝凤荣只知道丈夫守卫的地方很苦,但究竟有多苦,她心中没有标准答案。

初夏时节,沈广科部队驻地沙尘肆虐。
漫天的黄沙虽然吹折了树枝,但是吹不散家人相聚的决心。
去年这个时节,郝凤荣带着儿子沈政杰来部队探望沈广科。
来队第三天,沈政杰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高烧不退。
睡梦中,沈政杰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我要回家……”

喂药、测体温、打点滴……一夜之后,沈政杰的体温才降下来。
看着孩子高烧过后红红的脸蛋,沈广科再也忍不住了,扭头用帽子捂着脸,低声哭泣起来。

“广科,你在部队20多年了,也尽了当兵为国的义务了,不行咱就转业吧!
”郝凤荣边抹着眼泪,边对丈夫说。
沈广科为妻子擦去脸上的泪痕后,深情地说:“边防,总要有人来守卫;装备,总得有人来维修。
我对这儿有感情。
只要在部队一天,我就得好好干,将来离开部队,我一定好好陪你和孩子。

军旅生涯二十四载,忠诚奉献青春无悔。
沈广科说:“是部队的历练,组织的培养,让我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高级士官。
在这里我实现了人生价值,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愿意永远当一名‘北疆卫士’,牢牢地铆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精彩推荐

这个兵敢说:首长我能行

当兵4年,他凭啥立二等功、三等功?!
原来当兵有“道”!

投稿方式

互联网投稿邮箱:

blqjh001@163.com

北陆强军网网盘:

blqjh001

值班电话:

0421-689500(军)

0531-51689500(地)

订阅方式

只要在微信上搜索“北陆强军号”

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主编|刘毅

责编|赵胜利 冯 程

制作|冯 程

投稿|blqjh001@163.com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