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自然演化的发现包括亚当斯密手中的《国富论》,书中提出的供求关系自然形成,当商品在市场中流通时,价格会自动形成平衡,这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
而在物理学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20年英国科学家欧姆发现了电流强度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开创了电学研究的先河。
这些发现都是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实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不仅110亿美元打水漂,还把中国给坑了?(撞机粒子还把打水美元) 汽修知识 不仅110亿美元打水漂,还把中国给坑了?(撞机粒子还把打水美元) 汽修知识](http://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3053950172168439048197.jpeg)
物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是研究物质的结构,从最早提出的原子论到今天的标准模型,物理学家不断试图用更简单的理论来解释更多现象。
核素、核子、夸克、轻子等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被提了出来,并且逐渐被证实存在。
为了验证这些理论,对撞机就成了物理学家最重要的工具,它相当于一个巨型加速器,能够将微小的粒子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让其发生高能碰撞。
通过观察这些碰撞产生的新粒子,可以间接地验证一些物质结构理论。
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诞生是对物理学家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人类不断向前进化的标志之一。
但是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需要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必要。
面对人才、科研经费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很多国家都在权衡其中,只有确保其他方面需求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投入到对撞机研究中去。
美国超级对撞机项目宣告烂尾
例如20世纪90年代那个风靡一时的超级对撞机。
当时美国国会以110亿美元耗资太大为由叫停了这个项目,从而导致该国在这方面长时间处于空白状态。
虽然之后联邦快车和大型强子对撞机填补了这个空白,但是其研究目标和原先设想的超级对撞机还是有所区别。
美国此举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苏联随即提出了类似的项目并且很快得以实现,二者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老苏当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在锦市郊区建造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粒子对撞机。
此后不久苏联解体,这台对撞机也很快宣告报废,俄罗斯虽然试图复活它并应用到实际科研中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从此之后,东方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成功建造过大型粒子对撞机。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尤其是欧洲国家,这已经成为一种掌握在自己手中却让他人望而却步的技术了。
2008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果,发现了被誉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从而填补了标准模型当中的一个重要空白。
这个发现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问题。
欧美是否引进大型粒子对撞机在此之后一度有消息称美国将重新启动原先被叫停的超级对撞机项目,在加州沿海地区重新规划建设巨大的圆形隧道。
如果该项目真的得以启动并且顺利实现的话,将成为全球口径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东方大国作为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国家之一,在此之际也开始密切关注这个课题,有消息称东方大国正在考虑自主研发大型粒子对撞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巨额经济投入、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打压以及本土科技人才储备等方面问题,这个决定一直都没有得到最终落实。
而在外界看来欧美引进大型粒子对撞机似乎也并非尽人意之事。
毕竟110亿美元就像是投入到一片黑暗当中,无法保证最终能够取得重要成果;再加上诸多不稳定因素,
包括高能物理研究可能开启黑洞吞噬地球的传言越来越多;从宏观上看,欧美社会稳定压力也是一种巨大考验,
如果不顾一切地向科技进步前进,在其他民生方面必然会出现巨大问题。
比如联邦快车当初被迫停止项目运行并向高能加速器出售部分设备,在美国之外的加速器当中继续进行研究,
其中就包括东方大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但是由于得到设备已经损坏、无法修复等各种借口,
联邦快车很快宣布退出谱元寻找领域,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
这种前赴后继却毫无意义的做法让人不禁怀疑超级对撞机真的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重要变革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弊端,因此很多人认为超级对撞机被叫停其实是一种积极选择。
而从宏观社会发展角度看,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社会结构之后,
他们更适合将部分资金用于顶尖科技研究,因为这样做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向前跃进,并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但是东方大国就不同了,虽然也有相当数量顶尖科学家和优秀研究团队,
可是在其周围依然存在着许多急需改善和提升的现象。
如果把110亿美元全部用于医学、农业、基础教育等方面,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进步,并让更多人受益;
如果用于基础研究,则可能会因为各种不稳定因素导致最终资金打水漂。
同时东方大国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时总会受到各种限制和打压,即便最终成功购买设备并建造完成也难以顺利运行,
更何况还有所谓的黑科技封锁问题。
此外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可能需要引进大量科研人才,在短时间内即便用高薪挖角也难以让团队真正成熟,
更不用说其中还存在等不确定因素。
因此东方大国在考虑是否要研发大型粒子对撞机时可能会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并非只有科研和未来技术发展这一层考虑。
结语
对撞机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需要巨大投入,对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在欧美,是否引进大型粒子对撞机引发了诸多讨论,但在东方大国,除了科研和未来技术发展,还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你认为应该引进大型粒子对撞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