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加速度企业拼经济
奏响工业经济“春之曲”
钱资湖畔,春和景明。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常州金坛以全力拼抢的姿态招大引强、滚石向上,以踏浪前行的势头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以精诚所至的决心筑巢引凤、集聚动能,开局见精神,起步有行动,奋进的金坛,正弄潮逐浪,书写着春天的新故事。
春日的金坛繁花似锦,项目现场机器轰鸣。4月9日,翔蜂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宣布完工,该项目是蜂巢能源四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内容包括电极装配车间、模组车间等20个单体建筑。据翔蜂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经理闫虎君介绍,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份完工,整体竣工交付。
作为省级重大项目,蜂巢能源四期项目跑出了金坛加速度。该项目规划总产能47.41GWh,将于2025年6月整体建成投产,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95亿元,助力蜂巢能源进一步强化金坛总部经济功能,实现辐射全球的战略目标。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志坤告诉,目前公司在全球正在建设12个生产基地和十大研发中心,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实行双驱动战略,加快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希望2023年储能业务占到销售收入超过30%。
今年以来,从蜂巢能源四期、华大产研基地、盐穴综合开发利用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到科隆威光伏设备、中信博光伏、意大利燃气调压计量智能装备等一批好项目接踵而至,重大项目之“进”夯实了金坛工业经济之“稳”。
4月14日,我区召开“五大行动”第一次现场督查,总投资53.5亿元的6个重点项目集中展示,紧扣“五新产业”,新能源之都建设聚合力。
计划总投资6亿元的兴禾自动化3C消费电子及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设备项目,主要从事动力切叠一体机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及生产,预计今年11月竣工投产。齐康原医疗器械、放射医疗同位素项目位于金坛经开区,一期主要生产放射医疗同位素,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成鹏汽车新建汽车零部件智能生产项目,去年9月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0亿元。
今年一季度,我区项目建设“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携手并进,7个省重大项目已开复工3个,25个在库市重大项目已开复工15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新增入库数均已过半,多项指标列市第一,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项目干起来,就有万千气象;企业拼起来,就有春日胜景。
在金为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这条年初刚上马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正将已处理完成的NMP原材料打包,运往动力电池制造企业。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迎来爆发期,NMP废液回收再加工及利用成为市场新蓝海。目前金为已具备6万吨年处置能力,近三年开票销售均稳定在1亿元以上。
在万纳普生产车间,多条各种独特工艺的万吨级生产线正在运行。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母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万纳普深耕产品研发,已成为细化市场的领先企业。江苏万纳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经理倪文表示,未来将把园区重新规划调整,打造成万纳普新材料总部基地,马上还要增加智能化的产线进一步扩大产能,最终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
发展势头如何,数据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今年一季度,金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46.8亿元,同比增长14.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两项增幅位列全市第二,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稳定上升的“定海神针”。
合成生物学被喻为认识生命的钥匙。4月8日,擎科生物合成生物学金坛产业基地正式签约。作为常州“两湖”创新区的主战场,金坛以新医药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合成生物产业新高地。
向高而攀、向新而进,金坛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全速奔跑,聚焦“五新产业”,深耕新能源领域,金坛加快建设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地标特征明显的产业集聚地,在“发电环节、储能环节”取得了较为亮眼成绩,太阳能光伏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储能应用产业逐步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底蕴。
在金坛工业经济版图上,“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千帆竞发,共同推动金坛工业经济大发展、大跨越。今年一季度,我区“五新产业”发展较快,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78.31亿元,同比增长20.6%,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同比增长36.1%,新医药、新能源、新智能产值同比增长23.1%、21.2%和6.9%。
用行动践行梦想,用发展打开天地。伴随着春暖花开,金坛鼓足干劲拼经济,在工业强区的火热实践中扛起使命担当、凝聚奋进力量、展现更大作为,奋力开创工业强区新格局,写好金坛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
敢闯敢干
拼出工业经济发展新天地
工业是立区之本。工业强、突破大、形势好,则基础扎实、运转有力、全局主动。打开金坛一季度工业经济成绩单,能感受到产业发展的强劲韧性和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
这一份成绩单,实打实、沉甸甸,是全区上下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过去的90多天里,各板块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以“五大行动”为主抓手,以“敢为奋进”的担当和“勇挑大梁”的自觉,全力以赴“拼经济”,持续推动工业经济率先好转、加快好转、支撑好转。
3月6日,蓝色彩虹金坛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在金坛经开区签约。该平台通过建设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的专业孵化基地,构建包含融资服务、人才服务等一站式孵化服务体系。
把握高质量发展,金坛经开区内资、外资齐发力。中德(创新)产业园作为对德创新合作新高地、中德全面交流新样板,目前已集聚德语区企业53家,总投资超20亿欧元。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助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支持更多外贸企业布局海外仓,同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3月30日,“汉唐金坛”轮首航进入金坛港。去年12月19日,金坛港至上海洋山港河海直达班轮进入调试运营。今年一季度,金坛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277标箱,同比增长约35%。仅3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3279标箱,创开港以来单月箱量历史新高。
目前,我区中信博、正信光电、东方日升、健尔康等外贸企业已纷纷启用金坛港水路转运便捷“出海”,新物流模式的优势正逐渐凸显。今年1—3月,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7.3亿元,增速位列全市第3;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0.51亿美元。
同时,我区大力拓展基金招商,打造产业链生态圈,优化外资利用产业结构。3月24日,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分别与深圳中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华罗庚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项目落户和政企联动协议,实现了我区“基金+”以投引企的创新运用。
此次新智能基金领投2000万元推动中湾智能项目将总部、上市主体落户华罗庚高新区就是一个生动案例。深圳中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目标识别应用的设计服务商。
今年以来,华罗庚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新能源汽车、新基建、储能等赛道强链补链,政企联动发挥“基金+”的作用,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龙头”,也抓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同时,举办好高工锂电产业峰会等一批影响力大、专业性强的招商推介活动,把“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营造得更浓。
当前,区域间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金坛主动顺应时与势的变化,实施重大项目突破行动、微笑经济创新行动,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一批链条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标产业正加速崛起,夯实了工业强区“硬支撑”。
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对金坛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金坛实现增加值132.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金坛“五大行动”全面起势,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苏南乃至全省前列。沪宁沿江高铁金坛站房建设即将完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近在咫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加快建设,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一万余名新生入学。
2023年,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平台、重大产业项目重点,金坛共排定了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1500亿元。以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为“两湖”创新区打开空间、打开格局。瞄准“微笑曲线”两端,金坛正深入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一批科技型、效益型、规模型、龙头型企业集群正在孕育中,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有望实现千亿突破。
当下的金坛
目之所及、足之所至
处处奋楫争先,处处春潮涌动
在美好的春日里加速奔跑
拼出工业经济发展新天地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