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交通运输建设目标任务,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高淳区交通运输局按下“复工键”,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疫”齐头并进。
加强防控,驻点监督员助力防控推进复工生产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在高淳区环湖线、北岭路西延跨官溪河大桥等项目工地,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和视频语音提示随处可见;驻点监督员严阵以待,返岗工人统一佩戴口罩,进入时逐个接受体温检测及登记……
为切实做好辖区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高淳区交通运输局设置“驻点监督员”,具体负责各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防控疫情期间,每天在高淳区9个交通建设项目工地都活跃着“特派员”的身影,他们身兼战斗员、督导员、信息员、纪检监督员数职,协助企业做好防控工作。
“您好,请测下体温,请先登记下。”工地封闭式管理,进出项目人员严格实名登记和体温测试,口罩、消毒片等防疫用品一应俱全,通过海报、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多项稳妥举措在北岭路西延及跨官溪河桥梁工程现场有条不紊地履行中。
“为做好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建设工地有序开展复工验收工作,我们认真按照区防指下发的工作提醒单,严格落实。”中铁建工集团高淳北岭路西延跨官溪河项目综合办工作人员冯永庆介绍,在跟交通部门、属地镇街报备后,目前我们第一批11名来自上海、安徽、河南等地区的工作人员已经返淳,并在项目现场设置的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除了一天2次对隔离区、生活区进行消杀、对隔离人员一天3次测温外,工地还单独设置了一间隔离室,以供不时之需。”
坚守岗位,防疫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高淳环湖线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及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防控措施、员工排查、防护物资、内部管理等四个到位,有序推进施工现场复工生产。”中铁四局高淳环湖线项目部负责人彭波表示,项目已于2月20日复工,是我区首批复工项目,我们筛选非疫区人员返淳复工,控制性工程已复工建设,全线将陆续复工建设,返工总人数为72人,预计2月底前全线开展施工。
据了解,为保证返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交叉,高淳环湖线项目部设置了隔离区,共设置30间隔离房供返工隔离人员使用。于此同时,在隔离人员就餐方面也进行了“分餐送餐制”,保证返岗人员每天3次体温监测和住地每天2次消杀,保证了人员和项目隔离环境安全。
2月23日,在高淳环湖线项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安全帽子,身穿反光衣,熟练地操作机器推进工程建设,坚持防疫、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做足防护保建设,严格做好人员出入检查、测体温工作,落实“日报告”制度,在做好工地每日健康信息报送的同时,利用企业微信“视频会议”方式,严格控制人员聚集,确保我区交通项目建设从源头上不受疫情影响,杜绝疫情传播从而达到持续施工的目的。
“作为高淳区交通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指导在建项目部成立疫情防控专班,编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联勤联动等具体措施并落实到位,推动交通项目建设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条件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同时,加快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形成建设一批、审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全力营造我区“十四五”交通项目建设良好开局”。高淳区交通运输局调研员孙珊忠介绍。截止目前,高淳区在建交通项目9个,已有环湖线、溧高高速、宁宣高速、北岭路西延跨官溪河大桥等项目实现复工,后期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加快推进交通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复工。
做好保障,确保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运输畅顺
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大动脉,也是保障各类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生命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高淳区交通运输局精准施策、科学做好交通防控工作,调整优化公路交通管控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应急物资运输和生产生活出行畅通。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保障机制,对涉及疫情防控、应急抢险、城市运行、基本民生等运输车辆优先支持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制约跨区域运输问题,推进运输企业复工复产,做到应运尽运、应保尽保。
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恢复,依据县域疫情风险等级,高淳区科学组织运力,优化客流组织和服务,调整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计划,优先恢复地铁、公交、班线运输、出租车等生产生活区域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分阶段采用灵活调度发车车次等多种形式,保障人民群众复工复产、日常通勤出行服务。
目前,高淳区已制定了城市客运保障方案,协调南京地铁调整地铁线路运营。从19日起,24条公交线路以及全区出租车(网约车)恢复运营。高淳至南京县际班线以及其他客运班线也已逐步恢复。
精心服务机动车维修企业复工复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中心。高淳区交通运输局维管所建立了疫情防控网络,下发了汽修行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依托微信群,自春节至今,先后11次向维修企业传达上级政策精神,指导企业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尤其是围绕企业复工防控、外地员工管理、复工验收、安全生产、维修服务等方面提供复工复产“路线图”。同时,为帮助维修企业复产复工,对维修企业实行面对面指导,确保守法合规经营,稳定有序生产。目前,全区已有80家维修企业申请复工,已验收复工企业49家,返工人数273人。
梅剑飞 朱璇